[实用新型]拖动式填料浮动床无效
申请号: | 99240382.0 | 申请日: | 199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4059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15 |
发明(设计)人: | 章永泰;肖伟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佛欣爱建河道治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马伟敏 |
地址: | 20003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动 填料 浮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填料浮动床,尤其是一种拖动式填料浮动床,属环境保护中的污水处理装置领域。
现有技术对江河湖泊的污水进行处理,大多先从控制污染源着手,然后进一步利用物化和/或生化技术对污染水质进行处理,经文献检索分析,目前还尚无发现拖动式填料浮动床在动力装置的拖动下,在充氧装置向水体充氧的情况下,利用填料浮动床有效地净化污水的有关文献报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动力装置的拖动下有效地净化江河湖泊以及河道污水的拖动式填料浮动床,以满足在江河湖泊中大规模的污水净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主要由漂浮于水体上部的网状物、拖力缆绳和浮桶构成,拖力缆绳与网状物连接,网状物底部设有浮桶,网状物内装有填料,填料外壳可以是网状体,网状体内为块状白垩纹石及块状木质纤维素,可以在事先把友好菌群着床于填料上,并在处理过程中补充菌群。网状物内后部还可设置脱氮过滤器,脱氮过滤器内装有焦碳、风化煤、木质纤维、(燕麦等)秸杆等载有活性酶的块状物和段状物,以去除水中氨氮的污染。网状物的上面还可根据需要设置浮于水面的平台,平台上可以完成污水处理过程中补充菌群等方面任务,也可以用作游览。本实用新型结合向水体充氧技术共同实施,具有明显效果,充氧源可以来自拖动缆绳的动力装置的充氧机。当网状物在动力装置拖动力的作用下,同时在充氧机不断向水体充氧的作用下,通过小气泡提高了水中的溶氧量,网状体内的友好菌群大量吞噬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过滤器的活性酶同时大量去除水中的氨氮污染。经处理有效地净化了污水,去除水体中的COD、BOD及NH3-N等水体黑臭的根源,大大提高了处理污水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是高效大规模污水处理净化的环保设备,而且机动性强,本实用新型综合处理水量:65-130m3/h;去除CODcr能力:2~4kgCODcr/h;去除BOD5能力:0.93~1.86kg BOD5/h;去除NH3-N能力:0.26~0.52kg NH3-N/h;去除TP能力:0.025~0.050kg TP/h;透明度提高能力:15-50cm;去除叶绿素α能力:11-21g/h。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脱氧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漂浮于水体上部的网状物1、拖力缆绳2和浮桶3构成,拖力缆绳2与网状物1连接,网状物1底部设有浮桶3,网状物1内装有填料4,填料4外壳可是网状体,网状体内为白垩纹石及块状木质纤维素,可以在事先把友好菌群着床于填料4上(图中示表出),并在处理过程中补充菌群。网状物1内后部还可设置脱氮过滤器5,脱氮过滤器5内装有焦碳、风化煤、木质纤维、(燕麦等)秸杆等载有活性酶块状物和段状物7,以去除水中氨氮的污染。网状物1的上面还可根据需要设置浮于水面的平台6,平台6上可以完成污水处理过程中补充菌群等方面任务,也可以用作游览。本实用新型结合向水体充氧技术共同实施,具有明显效果,充氧源可以来自拖动缆绳的动力装置的充氧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佛欣爱建河道治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佛欣爱建河道治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03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盘装置
- 下一篇:拆卸式多功能方便菜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