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压防串烟排气道无效
申请号: | 99240504.1 | 申请日: | 199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3784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17 |
发明(设计)人: | 聂法玉;黄国林;谭源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聂法玉;黄国林;谭源生 |
主分类号: | E04F17/04 | 分类号: | E04F1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钦正,曾旻辉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 防串烟 排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层住宅的厨房、卫生间或者其共用的排气道。
现有的楼层住宅的共同排气道,排风管有的是安装在排气道外侧,在排气道上开个口,使其相通,一方面这种排风管设计成“Z”字型结构,两个90度转角造成气流阻力大,阻碍排风管内气流排出;另一方面由于排风管内的气流进入排气道时,其方向与排气道内气流方向相垂直,撞击排气道的侧壁而反弹,在排气道内形成气幕,阻碍下层废气的排出,这是因为下层上升气流经过较长的流程上升至此已经乏力,难于冲破这层气幕,而滞流在气幕之下,导致下层排气道内压力升高,容易引起串烟与串味现象发生。另一种共同排气道内壁上固定有排风导管,管口朝上,这样虽然能够消除气幕阻力,有利于下层上升气流排出,但是排风管不是直接与排气道连接,废气必须首先垂直进入一个副烟道,然后才能够通过排风导管进入排气道,因此,气流阻力损失大,不利于排风管内气流排出。另外,这种排气道存在着设计上的缺陷,难于从根本上解决串烟与串味问题,而且占地面积大,施工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压防串烟排气道,可以减少排风管的气流摩擦阻力,有利于排风管内烟气排出,而且排风弯管的排气方向与排气道内的气流方向一致,能消除排气道内的气幕阻力,另外,排风弯管出口处的气体流速大,压力小,有利于排气道内烟气排出。排风弯管引起排气道内气流截面积收缩而产生变压作用,在排风弯管的排风口处,气流截面积收缩至最小,气流速度最大,压力也降低至最低,甚至会在排风弯管的排风口处形成负压,再加上排风弯管内单向阀的密封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串烟串味现象发生,另外,该排气道占地面积小,易于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排气道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特别是排风弯管的排风口朝上地由外向内插入排气道内固定。
以上所述排风弯管的横截面积是由进风口至排风口从大到小逐渐递减,排风口的横截面积从下楼层至上楼层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排风弯管的排风口处有与排气道平行的一段直管。
以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排风弯管内有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除以上所述技术方案外,还可以平衡上、下楼层的气流阻力,使各楼层通风能力均匀,进一步防止串烟、串味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在高层楼的第二层以上的排气道,排风弯管的排风口朝上地由外向内插入排气道内的文丘里板内,文丘里板为弧形面,二侧面密封,对称地固定于排气道内壁上,内有排风弯管的文丘里板上方开有出风口。排气道内对称固定的文丘里板之间形成喉道,该喉道的横截面积从下楼层至上楼层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排风管是一圆滑弯管,其排风口朝上,由进风口至排风口,弯管的横截面积由大到小逐渐递减,在排风口处有一段与排气道平行的直管,这一方面使气流阻力减小,流通顺畅,另一方面可加快排风口的流速,减小排风口的压力,对下层烟气产生抽吸作用,有利于防止串烟与串味现象发生,另外那一段直管使出风向上射出,与排气道内气流方向一致,不会散射影响下层。
通过控制进风弯管排风口的截面积,实现上下楼层之间的烟气流动阻力平衡和保证各楼层通风能力均匀。具体说明如下:第1层进风弯管排风口的截面积最大,排风口处的阻力最小;第2层进风弯管排风口的截面积适当减少,排风口处的阻力也就相应增加,控制其排风口的截面积减少量,使第2层排风口处因气流截面积减小而造成的摩擦阻力的增加值,近似等于烟气从排气道第1层流到第2层的阻力损失。其它各层依次类推,越往上层,进风弯管的排风口截面积就越小,排风口处的流动阻力就越大,以弥补其排气道阻力不足,这样就保证了各楼层烟气流动阻力的平衡,同时,由于上层进风弯管排风口的截面积减小,烟气流速增大,结果在排风口处产生低压甚至负压,对于下层烟气起到抽吸作用。另外,再加上排风弯管内的单向阀作用,可以防止各楼层之间的串烟,串味现象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聂法玉;黄国林;谭源生,未经聂法玉;黄国林;谭源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05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臭氧发生器
- 下一篇:汽车自动变速执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