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流粉碎机组合气流喷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41433.4 | 申请日: | 199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3958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13 |
发明(设计)人: | 眭道惠;邓启禄;张世年;杨有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夸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7/14 | 分类号: | B05B7/14;B05B7/02;B05B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成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一红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流粉碎机 组合 气流 喷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气流粉碎机组合气流喷射装置,涉及物料超细化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属于对气流粉碎机气流喷射机构的进一步改进。
气流超微细粉碎技术是利用气流的能量进行的。国内常见的流化床式气流粉碎机,粉碎腔的圆周壁上沿轴向均匀对称设置安装有两个喷管或四个喷管,每个喷管上有一个喷嘴,高压气体通过喷嘴上所产生气流的巨大动能,使物料产生相互碰撞,从而达到粉碎的目的。其不足之处在于:
1、射流经喷管射出,进入料层区,由于射流的压力比料层低,
颗粒被吸入射流,并被加速相互碰撞,但这种冲量仅仅只在
射流外围进行,物料颗粒无法进入射流的核心区,该区域的
动量射能没有利用,白白浪费掉了,射流动能的利用率低,
导致粉碎效率得不到进一步地提高。
2、高速气流从喷管经稳压区、喉道、进入收缩区到扩压区从喷
嘴射出,不利于对喷嘴提供稳定的压力。
3、该机的粉碎压力要求较高,一般均需在0.7-1.0Mpa上,才
能形成流场,能耗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射流动能利用率高、粉碎效率高的气流粉碎机组合气流喷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气流粉碎机组合气流喷射装置,粉碎腔的圆周壁上沿轴向均匀对称安装有两个喷管或四个喷管,喷管包括有稳压区、收缩区、喉道、扩压区,每个喷管的球面喉道上有至少两个喷嘴出口,每个喷嘴出口为圆形等径并于同一圆周径上等分度均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气流粉碎机组合气流喷射装置,每个喷管的球面喉道顶部伸出至少两个喷嘴出口,每个喷嘴出口为圆形等径并于同一圆周径上等分度均布;喷管的球面喉道连接扩压区,扩压区与收缩区之间是一段稳压区,稳压区的直径与扩压区和收缩区的圆锥底部直径相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喷管剖面结构图
图2为喷管A向视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气流粉碎机组合气流喷射装置,粉碎腔的圆周壁上沿轴向均匀对称安装有两个喷管或四个喷管,每个喷管(1)的球面喉道(2)顶部伸出有四个喷嘴出口(3),每个喷嘴出口为圆形等径并于同一圆周径上等分度均布。喷管的球面喉道(2)连接扩压区(4),扩压区(4)与收缩区(5)之间是一段稳压区(6),稳压区的直径与扩压区和收缩区的圆锥底部直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相比已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高速气流经喷管收缩区进入稳压区后才进入扩压区和球面喉道的结构,喷管不受压力的限制,可在0.65Mpa低气压条件下,在球面喉道内形成流场,为喷射装置的各喷嘴提供稳定的压力,降低能耗。
2、高速气流从粉碎腔壁上的每一个喷管上的多个喷嘴出口同时喷射出来,相互之间形成若干气束冲量周变的强推力射流束,并从气束径向吸入物料颗粒携带并将颗粒加速,赋予强大动能,使之与其它随气束“流动”的或尚在气束外游离的“静止”颗粒发生碰撞而粉碎,使物料颗粒进入射流的核心区,解决了射流核心区动能的利用问题,大大提高了物料粉碎的效率。
3、该产品低能耗、高流能利用、高产量、低成本,使该类粉碎装置的使用面进一步拓宽,加工对象更加普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夸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夸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14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