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适应车辆检测仪无效
申请号: | 99241595.0 | 申请日: | 199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3953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06 |
发明(设计)人: | 吕超全;赵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深港监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冯忠亮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车辆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与识别、检测和处理交通某区城的状况的自适应车辆检测仪有关。
已有的自适应车辆检测仪基于光电传感器阵列和非线性电阻网络作为识别、检测和处理交通路口或高速公路某区域的轮廓图像。为了减少信息的传输和处理,又采用视频虚拟线圈选择所需车辆信息。车辆的外轮廓图像又是通过每个象元亮度与背景亮度比较得到的。该检测仪可用于车辆流量统计和车速计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方便,可检测各交通路口的实时交通状况,可将视频信息处理得到表征车辆的信息,获取多种交通状况数据的自适应车辆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自适应车辆检测仪的摄像机组的一路视频信号送到多路视频开关IC13的1脚,IC13的2脚输出信号到运算放大器IC14的2脚对视频信号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经IC14的6脚送到由视频放大器T1和比较器IC16组成的自适应阈值检测电路。放大器T1的基极信号从T1的发射极和电位器23的中心抽头分别送入比较器IC16的输入端和由二极管和电容27组成的实时峰值检测器的输入端,峰值检测器的输出信号送入比较器IC16的输入端,IC16输出信号送入由逻辑电路组成的二值化图像处理器的IC18的2脚,二值化图像处理器的1脚和4脚分别接受后面所述的虚拟线圈信号,IC18输出的特征信号分别送入逻辑电路IC19的2脚和与非门组成的逻辑电路IC21的1脚,IC21输出信号到IC19的3脚,IC19的4脚输出信号到多谐振荡器IC20的2脚,进行车辆目标规格化处理;摄像机组的另一路视频信号送入同步信号发生器IC01的2脚,IC01的1脚输出复合同步信号到逻辑电路IC02,IC02的输出到积分电路,积分电路输出场同步信号到逻辑电路IC02的13脚;IC02的3脚输出整形后的信号到多谐振荡器IC03A的1脚,IC03A的13脚输出信号到IC03的9脚,IC03B的5脚输出信号到IC04A的1脚,形成虚拟线圈垂直方向的大小;IC01的3脚把行同步信号送入IC04B的9脚,由IC04B的5脚输出信号到IC05A的1脚,由IC05A的13脚输出信号到IC05B的9脚,形成虚拟线圈水平方向的大小;IC04A的13脚和IC05B的5脚输出信号到逻辑电路IC06的10脚和9脚,形成虚拟线圈。IC06的11脚输出虚拟线圈信号到IC18的1脚和4脚,IC20的5脚输出信号到微控制器IC5进行数值运算处理,IC5输出信号到驱动电路、接口电路和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摄像机组有两台,第二台摄像机的视频信号经运算放大器IC15放大后输入放大器T2的基极,信号从T2的发射极和电位器23的中心抽头分别送入比较器IC17和实时蜂值检测器的输入端,IC17的输出信号送入逻辑电路IC18的5脚。
本实用新型IC20的5脚输出信号经数据缓存器IC4到微控制器IC5,IC5的一路接口经接口电路IC11到红绿灯信号发生器,IC5的一路接口接通讯接口IC3,IC5的一路输出经接口电路IC10接发光二极管,IC5的一路接口接存储器IC7和锁存器IC2,IC2与集成块IC1连接,IC1接键盘和通过译码器IC6,驱动器IC9接数码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是在交通路口或高速公路某区域设置一台或多台摄像机获取交通路某区域的景物图像,其视频信号通过实时峰值检测把视频信号二元化。通过设置虚拟线圈选取出二值化的车辆特征信号,再将该信号规格化处理得到表征车辆的信号,该信号再通过处理和运算就得到车流量、车速、车型、道路占有率、堵车长度等车辆交通数据。
本实用新型可实时监测交通路口的交通状态,不需破坏路面,安装简易,可实时传递交通效据到管理中心,以便及时进行有序疏导管理。
如下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数据处理器框图。
如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深港监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深港监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15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