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油乳化烧嘴无效
申请号: | 99243230.8 | 申请日: | 199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873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包头钢铁设计研究院秦皇岛分部 |
主分类号: | F23D11/38 | 分类号: | F23D11/38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久利 |
地址: | 066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油 乳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锅炉及炉窑的燃烧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重油乳化烧嘴。
工业锅炉及炉窑的燃烧装置上广泛使用重油作燃料。近年来,由于对石油产品的深加工,使重油的质量越来越差,突出体现在粘度高、含水量及杂质含量大,使燃油烧嘴不能实现良好雾化燃烧,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将低品质重油经过乳化处理成为乳化油,可以极大的改善燃烧效果。而实现乳化的关键在于获得均匀的油水混合液。现有技术的燃油烧嘴,通常是在外层的空气或蒸汽管壳内设置带喷油嘴的油管道而构成,其内的油管道为中空型结构,不具备乳化功能,采用该种燃油烧嘴实现乳化燃烧的方法是在油泵出口处设置乳化装置。然而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乳化油在到达燃油烧嘴处的稳定性降低,在流经烧嘴的过程中,分散的水滴发生聚集,加之乳化油经二次加热,加剧了这种聚集,从而削弱了乳化油的燃烧效果,影响了这一技术的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燃油烧嘴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对燃料的适应性强,能够在燃油烧嘴内进行重油乳化,使燃油的稳定性在尚未发生变化前进行燃烧,从而避免水滴发生聚集,改善燃料的雾化,强化燃料与空气的混合过程及燃烧过程,达到提高燃烧效率、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目的的重油乳化烧嘴。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油乳化烧嘴,其包括有侧向设置空气入口、后端设置重油入口、前部带有内收圆锥面出口的空气管壳,在该空气管壳内设置有一同重油入口相接的燃油管道,该燃油管道的前端连接有燃油喷嘴。在其燃油管道内装配有燃油混合器,该混合器是由若干个扭曲成180°的叶片相接组成,其相邻的两个叶片旋向相反并互呈90°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组成混合器的叶片的长度为其燃油管道内径的1.5-2.5倍。
本实用新型与现行的中空型结构的油管道燃油烧嘴的区别在于流经油管道的燃油表现出良好的混合性能及均匀的径向温度分布。当燃料油流经油管道时,受混合元件的约束,对流体反复进行“分割-位移-重新汇合”的有规则的作用,使燃油达到充分的混合和乳化,从而使经过本烧嘴的燃料油在喷出口断面上的断面温度分布均匀,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能获得较细的雾化粒径,有利于加速与空气的混合过程和燃烧过程。
本重油乳化烧嘴用于工业锅炉及炉窑的具体表现为:燃油燃烧完全,炉子不冒黑烟,火焰明亮;喷嘴口没有堵塞、结焦及明显的黑根现象;炉温稳定;油管内没有积碳,不需频繁清理维修;改善了生产环境,节约了能源。
另外,本烧嘴可以使奥里油实现良好燃烧。在实现重油掺水乳化燃烧方面无需添加乳化剂。
附图1是本重油乳化烧嘴主剖视图。
附图2是混合器局部放大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给出的,本重油乳化烧嘴具有一空气管壳1,该管壳的侧向开设有空气入口,后端设置有重油入口,前部设置呈内收圆锥面结构的出口。在空气管壳内设置有与空气管壳气腔同轴心的燃油管道2,该管道2的前端经螺纹配合连接有燃油喷嘴3。本实施例的燃油管道与重油入口的连接是通过一配置在空气管壳后端的连接座5实现;其燃油管道的后部通过螺纹配合固定装配在连接座上,连接座5同燃油喷嘴通过螺纹连接。在燃油管道2内装配有燃油混合器4,该混合器由若干个扭曲成180°的金属叶片相串接组成,其相邻的两个叶片的旋向相反并互呈90°相接。本实施例中的各单元叶片间采用焊接连接,在具体实施时亦可采用在相接处设置插口的插接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包头钢铁设计研究院秦皇岛分部,未经冶金工业部包头钢铁设计研究院秦皇岛分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32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超微粉真空包装箱
- 下一篇:汽车防盗电话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