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阴极真空管电压表无效
申请号: | 99243416.5 | 申请日: | 199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4206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21 |
发明(设计)人: | 白鄯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鄯村 |
主分类号: | G01R17/16 | 分类号: | G01R1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14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 真空管 电压表 | ||
本申请案属于仪器类G01测量,测试部类技术。包括有冷阴极真空管〔3〕冷阴极二极管〔3’〕、电磁指针电流表〔4〕、电阻R、电容C、转换开关〔5〕、〔6〕、〔7〕所组成之测量仪器,测量交,直流电压,电流,电阻等功能,使用范围宽广。
已有背景技术是:万用电表是电磁指针电流表,由于表头动圈绕组内阻低,对被测电路分路作用大,影响测量精度,所以又出现了以电子管作阻抗转换及有放大作用的电子管电压表。
但电子管放大能力低,有虚阴极,测量小讯号时需要多级放大级,级间要直接交联,作直流放大器时由于热阴极有持续电能输入,所以调节好之零点,易被突破,出现了“零点漂移”问题。
电子管除了有虚阴极外,它的内阻太高、跨导太低,屏阴极间电子渡越时间较长,限制了它的使用,尤以厘米波为甚。
本申请案之目的是:1、简化原有电子管电压表之整体结构设计;2、消除“零点漂移’’;3、提高电压表之工作稳定性,提高测量精度,扩展量程。
冷阴极真空管之放大能力可根据实用需要设计,其跨导大,内阻小,无虚阴极。其屏族图之每条栅压线均起自横轴上之每个确定点,栅压线起点左测没有屏流,即没有零点漂移因素。
冷阴极真空管之屏--阴极间渡越时间,可比电子管之渡越时间缩小两个量级,三极管为10-10~10-11秒,二级管可达10-12秒,因此比电子管可测更短之波长讯号。
本申请案之技术方案:冷阴极真空管电压表之结构与现有电子管电压表类似,亦用平衡电桥为主桥,平衡冷阴极真空管之静流,调整电流表指针零位。所以本申请案之所述,是用冷阴极真空管取代原有使用之电子管。
平衡电桥有多种类型:
1、有各占电桥一臂之双冷阴极真空管〔3〕,另两臂为负载电阻R4,电磁指针电流表〔4〕跨接于电桥上之双冷阴极真空管〔3〕屏极上,电源接于电桥另两对角线上。
2、用单冷阴极真空管〔3〕为电桥之一臂,负载电阻R4为另一臂,其他两平衡臂为两电阻,电磁指针电流表〔4〕接于冷阴极真空管〔3〕屏极上及另两平衡电阻之间接点上,电源接于负载电阻R4与一平衡电阻之联点上及冷阴极真空管〔3〕之阴极电路。
3、第一例之电磁指针电流表〔4〕亦可接于双冷阴极真空管〔3〕之阴极电路上,相当于阴极输出器,可测振幅值及扩展量程。电源接于两屏极及地线端。
4、单冷阴极真空管〔3〕为电桥一臂,负载电阻接于阴极,为另一臂,电磁指针电流表〔4〕一端接于阴极,另一端接于对角线两平衡电阻之间,电源接于另两对角线上。
5、单冷阴极真空管〔3〕为电桥一臂,负载电阻R4接于屏极为另一臂,电磁指针电流表〔4〕一端接单冷阴真空管〔3〕屏极,另一端接双电源之中点。
6、以上各类型电路再加一级直流或交流放大级者。
7、用冷阴极二极管〔3’〕整流电路一般有三类型式:一种为单冷阴极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一种为双冷阴极二级管全波整流电路,一种为双冷阴极二极管倍压整流电路。
平衡电桥具体结构:端子〔1〕为测直流输入,端子〔2〕测交流输入,双冷阴极真空管〔3〕为对称平衡之两支放大管,组成平衡电桥之两臂,另两平衡臂为两支电阻R4,电位器R5调节两臂屏流平衡,R1/R2为冷阴极真空管〔3〕冷发射之积分电位器,R3为栅漏电阻。电位器R6及电源〔8〕是调节微电阻R2之微分电位差及冷阴极真空管〔3〕之栅偏压值。转换开关〔5〕、〔6〕、〔7〕及其下之数支电阻R7、R8、R10为扩展量程,伸直电磁指针电流表〔4〕之分度曲线,指针调零位。另数支电阻R9及电源〔10〕专测电阻阻值用。转换开关〔7〕及数支可变电位器R10调节电磁指针电流表〔4〕指针零位。
使用之前先将电磁指针电流表〔4〕之指针调整零位,电桥处于平衡。被测讯号从端子〔1〕或〔2〕输入冷阴极真空管〔3〕栅极,经屏极输出,突破电桥两屏极臂电流之平衡,即电磁指针电流表〔4〕两个端子间出现了电位差,有电流通过电磁指针电流表〔4〕,使指针摆动,给出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鄯村,未经白鄯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34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