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负式3行玉米收获机无效
申请号: | 99243959.0 | 申请日: | 199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3877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儒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负 玉米 收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背负式3行玉米收获机,特别是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背负式3行玉米收获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目前,国内外较先进的背负式玉米收获机,有山东兖州产的玉丰牌背负式2行玉米收获机,和上海向明收获机厂生产的向明牌背负式2行玉米收获机:这两种代表机型均与上海50拖拉机配套,具有工作性能可靠,机动灵活,造价低等优点,当行距低于60CM时,工作幅宽少于拖拉机宽度,无法自行开道,且不能在带有驾驶室的拖拉机上安装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适和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背负式3行玉米收获机,能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并能自行开道,适应窄行距玉米的收获,可以与带驾驶室的拖拉机安装,并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如下:
该背负式三行玉米收获机,它包括摘穗台、前悬挂架、升运器、果穗仓、果穗仓托架、粉碎机和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摘穗台(1)位于拖拉机(2)的前方,主要由机架(18),摘穗单体(19),搅龙(39)、搅龙壳(40)和传动装置组成;机架(18)的前端横梁用以安装摘穗单体(19),上平面安装搅龙壳(40)和搅龙(39):后部设有挂接臂(16),挂接臂(16)端部设有肖孔(A),挂接臂下部设有肖孔(B);机架(18)的下部设有两轴座孔(17);传动装置包括传动箱(35),传动箱(35)左侧、右侧各有一个输出轴,旋向相反;其中左侧输出轴固定链轮(36),并用链条(37)链轮(42)传动给中间轴(43);中间轴(43)用靠背轮传动摘穗单体(18)的输入轴上;传动箱(35)右侧输出轴装有传动轴(34),传动轴(34)的轴端固定有链轮(24);升运器(5)位于拖拉机(2)一侧,主要包括槽体(25)、轴承套(22)、主动轴(20)、链耙(26);轴承套(22)焊接在槽体(25)前端并安装在轴座孔(17)内,将槽体(25)与机架(18)绞连;槽体(25)的后端绞连在与拖拉机(2)固定的管梁(27)上;前悬挂架(3)固定在拖拉机(2)前部;主要由两个侧板(33)、扭轴(14)、油缸(11)和支杆(15)组成;侧板(33)的上端有肖孔(A’)用轴肖与挂接臂(16)端部肖孔(A)绞连;下部设有轴座孔(C),其中一侧板(33)后部焊有油缸支座(10),扭轴(14)两侧轴颈安装在轴座孔(C)内,可以转动,扭轴(14)两端焊有支臂(13),支臂(13)的半径外端与支杆(15)绞连,支杆(15)的前端与挂接臂(16)下部的绞连孔B绞连:扭轴(14)的一端内侧焊有主动臂(12),主动臂的半径外端设有肖孔,并与油缸(11)绞连,油缸(11)的另一端与油缸支座(10)绞连,油缸(11)的伸缩动作推动主动臂(12)使扭轴(14)转动,扭轴(14)的转动同时又带动支臂(13)摆动,通过支杆(15)推动挂接臂(16)绕绞连点(A)作上下摆动:果穗仓托架(4)固定在拖拉机(2)后部,其纵梁(8)前端与横梁(9)固定,横梁(9)固定在拖拉机(2)的变速箱下部,其纵梁(8)中部固定在拖拉机(2)后轴座两侧,其纵梁(8)后部焊有托架,安装集穗仓(6)。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实现三行收割,自行开道,与本机配套的拖拉机不用拆驾驶室,并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果穗含杂量小,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如下:
图1为背负式三行玉米收获机左侧视图,
图2为附视图,
图中1为摘穗台,图中2为拖拉机,图中3为前悬挂架,图中4为果穗仓托架,图中5为升运器,图中6为果穗仓,图中7为粉碎机,图中8为纵梁,图中9为横梁,图中10为油缸支座,图中11为油缸,图中12为主动臂,图中13为支臂,图中14为扭轴,图中15为支杆,图中16为挂接臂,图中17为轴座孔,图中18为机架,图中19为摘穗单体,图中20为主动轴,图中21为链轮,图中22为轴承座,图中23为链轮,图中24为链轮,图中25为槽体,图中26为链耙,图中27为管梁,图中28为链轮,图中29为链条,图中30为链轮,图中31为纵传动轴,图中32为万向轴,图中33为侧板,图中34为传动轴,图中35为传动箱,图中36为链轮,图中37为链条,图中38为搅龙驱动链轮,图中39为搅龙,图中40为搅龙壳,图中41为链轮,图中42为链轮,图中43为中间轴,图中AA’为挂接臂(16)与侧板(33)的绞连孔,图中BB’为挂接臂(16)与支杆(15)的绞连孔,图中C为侧板下部的轴座孔,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儒,未经张文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39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锁的可调整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学步车、幼儿用车轮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