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互动式牙刷无效
申请号: | 99244376.8 | 申请日: | 1999-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3914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灿辉 |
主分类号: | A46B3/00 | 分类号: | A46B3/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动式 牙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刷头部分结构的改进。
人们为了更有效地清洁口腔和牙齿,对牙刷的结构作了多方面的改进,尤其以刷头部分和刷毛部分最为关键。理论上刷毛与牙齿轮廓形状相吻合的清洁效果最佳,为此出现了刷毛按一定规律排布的牙刷,诸如波浪型、弧面型等等,但这些构造的牙刷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刷毛与牙齿表面的接触效果,却无法适应、配合牙齿表面复杂的曲面构造,清洁效果很难有质的飞跃。而归根到底,这也是传统牙刷的刷毛与刷头固连结构造所成的。以固定的刷毛和刷头是无法实现与牙齿曲面相吻合的使用效果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刷毛能根据不同牙齿曲面轮廓而变化,并与之相适应、吻合的互动式牙刷,使牙齿得到彻底、有效的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互动式牙刷主要由刷柄、刷头和刷毛构成,特别之处是刷头内有容腔,容腔内放置有弹性变形体,植于刷头内的刷毛端头排列于弹性变形体上。进一步地,刷头由上腔和下腔组成,上腔与下腔扣合形成一个容腔,上腔放置弹性变形体,下腔植入刷毛端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刷头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刷头装配示意图;
图5是使用状态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优点作进一步阐述。
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的组成为:传统的刷柄1;刷头上腔21——其内放置弹性变形体3,如橡胶体;刷头下腔22—其上设置有刷毛孔221,用以植入刷毛4,并起着对每束刷毛4导行和限位作用;刷头上腔21与刷头下腔22相扣合后形成一容腔,容腔内的刷毛端头41排列于弹性变形体3上,并与之互动作用;刷头下腔22上还设有出水口222,便于清除残留于容腔内的积水。当然,除本实施例描述的结构外,刷头内的容腔可以成型为相互独立的多个,每个容腔内均设置有弹性变形体;而弹性变形体也可采用气囊体、液囊体或其它具弹性自动复位的材料,这里不再赘述。
这样的设计特点是:刷毛可随牙齿或被刷物件的表面高低不平而改变长短,以保持刷毛尖始终能接触到牙齿的表面,产生最大的清洁效力,与此同时,适度柔软的弹性变形体能弥补、缓减刷毛对牙龈的损害,而且,刷毛更能深入牙齿与牙龈之间的缝隙中,使每颗牙齿得到彻底的清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灿辉,未经陈灿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43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