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携带型电脑扩充模组或电池的卡抵及顶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44932.4 | 申请日: | 199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3997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04 |
发明(设计)人: | 卢玉锟;李泉元;张玉采;吴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史欣耕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携带型 电脑 扩充 模组 电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壳体,尤其是涉及携带型电脑壳体,主要是指一种可方便将光碟机或磁碟机模组退出、卡抵携带型电脑的装置。
现有抽取式光碟机或磁碟机与携带型电脑间由连接器插接,抽离电脑时,若直接将其抽拨相当费力而难以操作。现磁碟机模组与电脑间的扣合装置,结构复杂;虽然连接稳固,但是制造、组装相当复杂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可将磁碟机模组稳固地容置于携带电脑内,且磁碟机模组在退出时较方便、省力的携带型电脑扩充模组或电池的卡抵及顶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携带型电脑扩充模组或电池的卡抵及顶出装置,其包括:控制元件、第一弹性元件、开关元件、模组壳体,其特征是:该控制元件枢设在电脑机体侧缘,并设有同轴相互连动的一第一控制体及一第二控制体,该第一控制体设有一第一受力面,第二控制体设有一第二受力面,其中,该第一受力面受力方向朝向电脑机体外面,第二受力面受力方向朝向电脑机体内面;该第一弹性元件一端固设在控制元件上,另端与电脑机体相接触;该开关元件枢设在电脑机体侧缘并设有一滑体,该滑体一侧设有一枢接部、一推顶块体及一卡抵块体,开关元件相对应电脑机体侧缘呈前后运动状态,模组壳体插入电脑机体内并于对应控制元件一侧设有一控制块体;该控制块体接触第一控制体的第一受力面,模组壳体完全插入电脑机体的容置空间,控制元件受弹性元件而恢复原位,则该控制块体即位于控制元件的第一受力面与开关元件的卡抵部间,模组壳体呈卡抵状态。
上述设计,所述的模组壳体即为磁碟机模组,当其退出电脑机体时,即退出携带型电脑时,则推动该滑体向外,则该开关元件的推顶部即推顶该第二控制体的第二受力面,使该第二控体对应该电脑向下运动,则该第一控制体受第二控制体运动而连动,使第一控制体端缘脱离该控制块体,则模组壳体即磁碟机模组即可退出携带型电脑,达到退出较为方便、省力的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携带型电脑机体与模组壳体分开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脑机体、控制元件及开关元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元件的位置及立体组合图;
图4-6为本实用新型模组壳体的作动示意图;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元件20、第一弹性元件260、开关元件40、模组壳体30,其特征是:该控制元件20枢设在电脑机体10侧缘100,并设有同轴相互连动的一第一控制体22及一第二控制体24,该第一控制体22设有一第一受力面,第二控制体24设有一第二受力面,其中,该第一受力面受力方向朝向电脑机体10外面,第二受力面受力方向朝向电脑机体10内面;该第一弹性元件260一端固设在控制元件20上,另端与电脑机体10相接触;该开关元件40枢设在电脑机体10侧缘100并设有一滑体42,该滑体42一侧设有一枢接部44、一推顶块体48及一卡抵块体46,开关元件40相对应电脑机体10侧缘100呈前后运动状态;模组壳体30插入电脑机体10内并于对应控制元件20一侧设有一控制块体32;该控制块体32接触第一控制体22的第一受力面,模组壳体30完全插入电脑机体10的容置空间,控制元件20受弹性元件而恢复原位,则该控制块体32即位于控制元件20的第一受力面与开关元件40的卡抵部间,则模组壳体30呈卡抵状态。其中,该枢接部44为一滑槽500,其中,该开关元件40侧端与电脑机体10间设一第二弹性元件50,藉由其当模组壳体30被退出电脑机体10时,其可将开关元件40拉回,便于模组壳体30可再次插入电脑机体10内。其中,该第一控制体22与第二控制体24间设有一枢接轴26,藉以保护该旋转轴。其中,电脑机体10一侧设一第一冂形凹槽12下方有一第二冂形凹槽14,其中,该枢接部44卡抵块体46及推顶块体48均设于滑体42同一侧,且卡抵块体46及推顶块体48为一体结构,其间可形成一沟槽。开关元件40藉枢接部44套设在第二冂形凹槽14相邻的电脑机体10侧缘100上,可被推动而沿侧缘100表面滑动;开关元件40在推顶块体48邻近电脑机体10内一侧设有一固定孔440,第二弹性元件50一端穿过固定孔440而缠绕在推顶块体48上,另端固设在枢接孔104一侧的固定柱1040。枢接轴26与第一、二控制体22、24固接一起,并部分套入枢接孔102,使控制元件20可以枢接轴26转动;第一控制体22的自由端设有一第一控制面220,第二控制体24设有第二控制面240,且第二控制体24自由端及枢接轴26之间上方有第三控制面242,在突出于第二控制体24外的枢拉轴26与电脑机体10底面112间设有第一弹性元件260以使控制元件20受力而绕枢接孔102旋转时有恢复力。其中第一冂形凹槽12上方设有一轨道122,轨道122与开关元件40的卡抵块体46形成一滑槽500,控制块体32上方设有凸轨34,另侧有凸轨34′,使模组壳体30可藉凸轨34、34′插入电脑机体10两侧的滑槽500移动,达到顺畅、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49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臂式莲蓬头吊挂装置
- 下一篇:自行车散热座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