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的物品夹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44968.5 | 申请日: | 199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3956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千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3/512 | 分类号: | A47L13/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朝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物品 夹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夹持装置,特指一种改进型的物品夹持装置。
为便于收置扫帚、拖把等有柄工具,本发明人设计了一种物品夹持装置,并获得台湾专利,公告号为219099,其结构如图6-图8所示,主要结构为在座体10上具设齿轮101,在齿轮101的两端形成倾斜状的滑道102,齿轮101及滑道102上可供夹持体20摆置并滚动其上,该夹持体20的中央处凹陷形成齿轮201,以令齿轮201可在夹持体20摆置在座体10上时可啮合在齿轨101上滚动;座体10与夹持体20被壳体30包覆其内,壳体30一侧为封闭面,另一侧为开口,以供夹持体20可自开口适当露出;将上述夹持装置连续组合后可形成夹口,在将扫把等工具握柄靠置在夹口上时,可藉由工具本身向下的重力而令夹持体20稳固的夹持住握柄,以使工具不会下掉。其主要缺陷在于:
1、由于夹持体需靠置并啮合在座体的齿轨上,方可与壳体组设一体,因此,各部构件所需相互配合的结构复杂,故也影响到整体的开发及生产成本,并转嫁到成品售价上,因此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
2、因夹持组设时,需先将夹持体靠置在座体的齿轨上,才可将夹持体连同座体置入壳体内组设,在将夹持体与座体置入壳体内时,常因夹持体的自重而自动滚下,因而产生掉落或无法确实定位在壳体内的情形,使组装作业产生不便与困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的物品夹持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达到结构简单、组装简易和成本低廉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型的物品夹持装置,主要由壳体、盖体和摆块组成,该壳体的背侧为开放状,一侧凹设多数U形缺口,各U形缺口的一侧固设橡胶垫,各U形缺口的另侧壳体内形成容室,各容室的开口侧面向U形缺口,其特征在于:容室的一侧内壁偏下方连设向内凸伸的轴杆,该摆块的本体的中间段上外表面剖设凹弧状的槽沟,该摆块的本体内部一面为实心状的配重部,另面为空心状的空壳部;摆块的一侧偏下方处连设一偏心设立在本体一侧的偏心段,而偏心段的两侧凹设形成轴套,该轴套恰可对应套设在壳体与盖体的轴杆上。
设容室的外侧内壁上凸设抵块。
该摆块的本体的中间段上外表面剖设凹弧状的槽沟。
该摆块的本体内部一面为实心状的配重部,另面为空心状的空壳部。
在壳体的U形缺口两侧分别形成两容室,各容室的一侧内壁偏下方处均连设有凸伸的轴杆。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
1、由于不需使用常用的座体及排齿等相关结构的设计,结构十分简单与单纯,可使产品的开发及生产成本降低,进而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2、在组设时,仅需将摆块置入壳体的容室内,再令容室与盖体的轴杆对应套设在摆块的轴套中即可完成组合作业,大幅增加组装的便利性及提高产品性能。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使用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合使用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使用剖面示意图;
图6为常用构造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为常用构造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常用构造的组合使用剖面示意图;
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壳体1、盖体2和摆块3组成,该壳体1的背侧为开放状,一侧凹设多数U形缺口11,各U形缺口11的一侧固设一其上横设诸多止滑条121的橡胶垫12,各U形缺口1的另侧壳体1内形成容室13,各容室13的开口侧面向U形缺口11,其特征在于:容室13的一侧内壁偏下方连设向内凸伸的轴杆131,并在容室13的外侧内壁上凸设一抵块132;
该盖体2盖合固设在壳体1的背侧并将壳体1的背侧封闭,盖体2的内面偏下方具设一与壳体1的容室13内的轴杆131相对应的另一轴杆21;
该摆块3的本体31的外缘呈圆弧状,该摆块3的本体31的中间段上外表面剖设凹弧状的槽沟311,该摆块3的本体31内部一面为实心状的配重部312,本体31内部另面为空心状的空壳部313;摆块3的一侧偏下方处连设一偏心设立在本体31一侧的偏心段32,而偏心段32的两侧凹设形成轴套321、322,该轴套321、322恰可对应套设在壳体1与盖体1的轴杆131、21上,以将摆块3组设在壳体1的容室1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千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千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49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铅笔芯尖端粗细可控的铅笔
- 下一篇:负压超导热采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