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喂式稻麦收获机输穗搅龙无效
申请号: | 99246374.2 | 申请日: | 199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3903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09 |
发明(设计)人: | 廖桢岳;曾兴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益阳金鹿机械制造总厂 |
主分类号: | A01D41/12 | 分类号: | A01D4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3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喂式稻 麦收 获机输穗搅龙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直喂式稻麦收割机的输穗搅龙。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农业机械不断出现,特别是稻麦的收割,正逐步走向机械化。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式样的收获机,但是从使用效果来看,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从综合性能比较好的直喂式稻麦收获机来看,因为其搅龙采用的是双向螺旋板,出穗口采用扒齿,存在着容易缠草,输穗不畅的问题,影响了收获机的发展与推广应用。所以攻克这一难题成为了收获机完全过关的关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输穗搅龙,使直喂式稻麦收获机的上述问题得到解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直喂式稻麦收获机输穗搅龙,为一外圆上设有左、右螺旋板的圆柱,本实用新型是在通过左、右螺旋板1、2端点C、F的搅龙圆柱3纵剖面内,左、右螺旋板1、2端点C、F与相对的右、左螺旋板2、1的距离L为搅龙圆柱3直径D的0.12~0.5倍。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完美地实现了其发明目的,穗能直接顺利地抛入脱粒滚筒,不缠滚,输穗流畅。
使用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右反向螺旋推进板结合部剖面示意图。
实施例:
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见附图,直喂式稻麦收获机输穗搅龙,为一外圆上设有左、右螺旋板1、2的圆柱3,在通过左、右螺旋板1、2端点C、F的搅龙圆柱3纵剖面内,左、右螺旋板1、2端点C、F与相对的右、左螺旋板2、1的距离L为搅龙圆柱3直径D的0.12~0.5倍。左、右螺旋板1、2的端部分别与右、左螺旋板2、1螺旋面形成两出口A、B,穗在此处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沿滚龙圆柱3切线方向抛入脱粒滚筒,一组螺旋板1、2形成两个穗出口A、B,根据需要,螺旋板1、2可以设计多组,最适合为1~3组,其出穗口数就是螺旋板组数的两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益阳金鹿机械制造总厂,未经湖南省益阳金鹿机械制造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63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号转接插头的结构
- 下一篇:设于柜台前的帷幔自动开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