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改进的抓握机构的塑料束带拉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46433.1 | 申请日: | 199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4080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9 |
发明(设计)人: | 帕福洛·巴尔拉索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音股份有限公司;美国泰尼卡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3/22 | 分类号: | B65B13/22;B25B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明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进 机构 塑料 束带 拉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束带拉紧装置,尤指一种具有改进的抓握机构的塑料束带拉紧装置。
对于拉紧塑料束带,现有技术包括多种设备,且大多是运用向捆扎束带施力的方法。在其中的一种设计中,束带的一端被夹在具有齿的动、静抓握器盘之间。在一个预应力弹簧的影响下,动抓握器用其所有的齿同时接触束带的第一端。一个操作者向一个包括一个绞盘的压力机构的压力手柄施力。绞盘旋转并绞紧穿过其中的一狭缝的束带的第二端。当施加拉力的时候,一个动抓握器盘产生一个楔子作用的分力用以增加压力的一个法向分量以便束带在两盘之间充分压紧。压制效率的增加与拉力的增加成正比。
在目前技术的设计下,在该机构中具有一个非常强力的弹簧,并且动、静盘上均具有极端锋利的齿以压紧一个高负载的聚酯束带。与传统的聚丙烯带不同,聚酯束带具有一个坚硬且光滑的表面。在每一个工作循环的结束,当将装置移离束带而一个新的束带还没有被装好时,动抓握器盘上的利齿(由热处理钢制成)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与静抓握器盘的利齿相互撞击(亦由热处理钢制成)。作为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的齿最终将失去其锋利,以及其因其锋利而具有的防止束带在其间滑动的能力。这一常用的机构设计在授予Synec的美国专利第5,181,546号(1993年1月26日公告)以及授予Konrad的第4,056,128号(1977年11月1日公告)的专利中有描述。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束带拉紧装置,其具有动抓握器盘的齿不会撞击静抓握器盘的齿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束带拉紧装置,其能使绞盘自动返回至一较佳加载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抓握机构的塑料束带拉紧装置,它包括:一个机架,一个压力手柄,一个切割装置,一个拉紧机构,以及一个安装于上述机架之上的抓握机构。其中,上述抓握机构包括:一个偏心轴,其具有一个安装干上述偏心轴远端的抓握器安装体;一个动抓握器盘和一个静抓握器盘,上述动抓握器盘通过一个抓握器轴可转动地安装于上述抓握器安装体之上,上述动抓握器盘的前端相对于上述静抓握器盘向上呈一个3°-5°的角度。
在所述的具有改进的抓握机构的塑料束带拉紧装置中,上述机架上还安装了一个返回机构,该返回机构包括一个连接至一个启动臂并受一个来自弹簧推力的控制的掣爪。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点是其在工作过程中动抓握器盘的齿不会撞击到静抓握器盘的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点是其拉紧绞盘在每一个拉紧操作后自动返回到一个最佳加载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目的及优点,按照图示的及此文中对于目前已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的描述,对于熟知本项技术的人都将是明了的。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拉紧装置的侧视图,显示了束带的抓握机构。
图2为压力手柄位于初始位置时拉紧装置的剖视侧视图。
图3a-f显示了束带抓握机构在拉紧循环中的不同位置。
图4为拉紧装置的剖视图,显示了位于切割位置的压力手柄。
本实用新型是一个如图1至4所示的束带拉紧装置。拉紧装置包括一个机架1,一个安装在其上的压力手柄2,一个切割装置3,一个拉紧机构4,一个抓握机构5,以及一个返回机构6。
座落于机架1前端附近的切割装置3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在此不作过多描述。一个加长启动臂7的前端被连接到切割机构3的一个动切割器31之上。该连接是通过由一轴销71固定的一个夹子32上实现的。切割装置3由使用者按下压力手柄2启动(如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个在被压紧后能够固定束带的抓握机构5。该抓握机构5包括一个偏心轴53,其具有一个连接于偏心轴53远端的抓握器安装体52。动抓握器盘55通过一个抓握器轴51可转动地连接于安装体52上。动抓握器盘55在静抓握器盘54之上,并相对于静抓握器盘54在3°-5°范围内转动(如图3b)。动抓握器盘55在其自身重量W的作用下绕轴51逆时针方向的转动趋势由移动销521限制,该移动销521插入一个螺丝522通孔并在一个弹簧523的作用下抵紧动抓握器盘55。螺丝522,销521,以及弹簧523被放入抓握器安装体52的一个容室内。
一个用于使轴51在狭缝11内顺利移动的滚筒59被安装在轴51的一个外端之上并被插入机架1 的狭缝11中。当没有力作用于手柄2之上时,动抓握器盘55处于如图3a-b所示的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音股份有限公司;美国泰尼卡公司,未经嘉音股份有限公司;美国泰尼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64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