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与便携式心电监护仪配套的标准12导联心电信号采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46533.8 | 申请日: | 199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3945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06 |
发明(设计)人: | 余结全;黄凌云;郭兆成;彭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经济特区中立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 |
代理公司: | 蚌埠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淑贤 |
地址: | 51900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监护 配套 标准 12 导联心 电信号 采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与便携式心电监护仪配套的标准12导联心电信号采集装置,属于医疗领域的一种人体电生理信号采集监护设备。
现有的心脏BB机、TTM、HOLTER等便携式智能心电监护设备采集使用二通道双极导联体系或三通道的双极导联体系采集心电信号,主要用于监测一般常见的心律失常和左心室部位的心肌缺血。其优点是双极导联体系不需要威尔逊电阻网络,电极位置全部在胸前壁上,有利于患者在活动中使用。但是,单纯依靠双极导联体系有可能遗漏心脏其他部位的心肌缺血、梗死引起的ST段变化,同时很难解释分析复杂的或多源性心律失常。因此,临床上对大范围心肌缺血和复杂的心律失常的患者,非常需要使用标准12导联体系进行心电信号的采集,而现有的标准12导联体系是为心电图机设计的,无法与便携式心电监护仪配套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与便携式心电监护仪配套使用的多通道标准12导联心电信号采集装置,将便携式心电监护仪的双极导联体系扩展为标准12导联体系。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与便携式心电监护仪配套的标准12导联心电采集装置包括导联电极1、输入缓冲电路2、威尔逊电阻网络3、电子开关电路4、共模负反馈电路6、快速复位电路7、电源电路8、导联插头9、外壳10,其特点是该采集装置上设有一个前端CPU电路5。前端CPU电路5和导联电极1、输入缓冲电路2、威尔逊电阻联体系,由前端CPU电路5控制电子开关电路4和快速复位电路7的工作,该采集装置的心电信号输出端、控制口线、电源线通过导联插头9与便携式心电监护仪相接,便携式心电监护仪为其提供工作电源和启动命令。当前端CPU电路5接到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发出的命令信号后,控制电子开关电路4依次采集肢体导联、加压导联和胸前导联的标准12导联心电信号,输出至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内部分析、存储。在导联切换的同时,前端CPU电路5控制快速复位电路7启动工作,清除导联切换产生的基线跃变和波动,保持基线稳定。
导联电极1由电极片固定钮扣和导联线组成。
输入缓冲电路2是由运算放大器IC1A、IC1B、IC1C、IC1D、IC2A、IC2B、IC2C、IC2D、IC3A组成闭环增益为1的高输入阻抗的缓冲电路。
威尔逊电阻网络3位于输入缓冲电路2和开关电路4之间,由电阻R6、R7、R8、R9、R10、R11、R12、R13、R14组成,其中电路R6、R7、R8连接成“Y”型,其中心点为威尔逊网络“中心电位点”,电阻R9、R10、R11、R12、R13、R14六个电阻组成三角形,三角形各边二个电阻串联的中点为加压导联。三角形各角顶点为肢体导联,输入缓冲电路2中运算放大器IC1D、IC2A、IC2B、IC2C、IC2D、IC3A输出端为胸导联,肢体导联、加压导联和胸导联的输出端分别引入电子开关电路4的信号输入端。
电子开关电路4是由三个双四选一通道的模拟多路转换器IC4、IC5、IC6组成的三通道12导联选择开关。模拟多路转换器IC4、IC5、IC6的控制端(A1、A2、A3和B1、B2、B3)分别与前端CPU电路5中单片机IC8的一个八位双向I/O口的二位(P10、P11)相接,片选端N1、N2、N3分别与双向I/O口中的另外三位(P12、P13、P14)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经济特区中立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经济特区中立电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65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