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锯齿试轧机无效
申请号: | 99246581.8 | 申请日: | 199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3949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06 |
发明(设计)人: | 邓之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之学 |
主分类号: | D01B1/08 | 分类号: | D01B1/08 |
代理公司: | 山东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君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锯齿 轧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棉机械,具体涉及用于籽棉收购时的衣分试轧机。
收购棉花时,要用籽棉试轧机械轧衣分,以评定棉花的各项指标。ZL92219462.9专利公开了一种锯齿试轧机,包括工作箱,锯片辊筒、毛刷辊筒及集棉尘笼。工作箱上端开口为进籽棉漏斗,右侧面上段为胸板,右侧下部为肋条排,工作箱下接锯片辊筒,锯片辊筒右下方是毛刷辊筒,毛刷辊筒左上方是上排杂刀,左下方是下排杂调节板,集棉尘笼位于毛刷辊筒的右上方,集棉尘笼右下方为压棉辊和剥棉辊,其特征在于工作箱截面呈椭园形;集棉尘笼无内胆,全封密。该专利在实际应用方面存在两个问题:(1)棉籽毛头率控制取决于操作者的经验及熟练程度,这增加了操作难度,易造成棉籽毛头率不均而使棉花衣分不准确;(2)三级以上的低级棉僵瓣较多,因僵瓣表面光滑纤维紧实而不易被锯齿勾拉,因而造成每份样棉试轧时,开始色泽好,结尾色泽很差,试轧出皮棉极不均匀而给检验增加困难。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轧工质量好、毛头率均匀、操作简单、能对各级籽棉给出均匀皮棉样的品的锯齿试轧机。
本实用新型包括工作箱,锯片辊筒、毛刷辊筒及集棉尘笼,工作箱截面呈椭圆形,集棉尘笼无内胆,全密封,工作箱上端开口为进籽棉漏斗,右侧面上段为胸板,右侧面,下端为肋条排。在胸板的上部固定有一弹簧开关机构,在胸板外的工作箱壁上横向固定一推拉装置,用于将工作箱推离锯片辊筒。
上述弹簧开关机构,弹簧芯一端固定于胸板上,弹簧套在靠近胸板的弹簧芯上,弹簧芯另一端装在一带挡件的角钢内,角钢固定在工作箱壁上,角钢内挡件与弹簧芯一端之间设有触点开关,触点开关另一端固定在角钢座槽上,位置可调,触点开关与一控制销柱的电磁铁接通。
上述电磁铁通过磁铁动块、钢丝绳及一对滑轮与销柱连接,销柱与固定架之间有弹簧,便于将销柱推回销柱孔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推拉装置,是气压式、液压式或弹簧推拉装置。
上述弹簧推拉装置,在一端开口的套筒内,设一弹簧芯,套筒开口一端的弹簧芯通过铰链固定于胸板中下方的工作箱上,弹簧芯上套有内挡圈,在套筒开口一侧的弹簧芯上套有小弹簧,另一侧套有大弹簧,内挡圈的内孔径小于小弹簧的直径和簧芯尾部凸台,套筒不开口的一端通过铰链固定于机架上。
上述套筒开口端有一滚花螺母挡圈,可将内挡圈挡在套筒内。
上述套筒的不开口的一端圆底面上均匀地开有1~2mm直径的1~3个阻尼孔。
上述内挡圈外缘粘有皮革减振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锯齿试轧机,在进籽棉漏斗上方的机架上固定有一僵瓣处理机构,顶部设僵瓣进入漏斗,漏斗下口两侧对称设有2~5对刺辊,刺辊间隙5~10mm,既保证开僵效果,又不致于弄碎棉籽而增加杂质与疵点;刺辊下是带筛网的簸箕,簸箕出口在进籽棉的漏斗上方,簸箕下方设有集杂器。
在试轧低级籽棉时,将其中的僵瓣挑出放入僵瓣漏斗内,开机后,第一对刺辊牵动僵瓣下落,控制两刺辊转速不同左小右大,使僵瓣受到搓、撕,控制第2对刺辊的转速与第一对相反,左大右小,对僵瓣进行反向搓、撕,其后依次同前。这样反复搓、撕,可使僵瓣蓬松,有利于试轧机中锯片的勾拉。处理后蓬松的僵瓣与籽棉一起均匀地落入籽棉漏斗,使得僵瓣棉与非僵瓣棉混合均匀,便于检验。在僵瓣搓、撕过程中,土杂通过簸箕上的筛网落入集杂器。
上述刺辊,第1、3、5对左边的转速为100~200r/min,右边的转速为200~500r/min,第2、4对的左边的转速为200~500r/min,右边的转速为100~200r/min。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试轧时,胸板随籽棉卷的松紧而向左右摆动,以调节棉卷的密度,保证轧花质量与产量。当一份籽棉样接近轧完时,由于棉卷逐渐变疏松而减少棉卷对胸板的压力,在弹簧开关机构中弹簧的作用下,胸板向左摆动,减少工作箱容积,此后棉卷的毛头率急剧变小,毛头率接近标准时,与之相对应的棉籽卷对工作箱的压力使胸板左摆至相应位置,此时弹簧芯I的尾部刚好碰到触点开关,电磁铁启动,拉出工作箱的销柱,推拉装置中的弹簧将工作箱推开,同时电机停止工作,根据棉花的品种和品级,确定触点开关的位置,就可掌握棉籽的毛头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之学,未经邓之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65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