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炒锅无效
申请号: | 99247080.3 | 申请日: | 199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3945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贵;吴启荣;张庆春;张庆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庆钧 |
主分类号: | A47J37/00 | 分类号: | A47J37/00;A47J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713 山东省龙口市徐***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炒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具体涉及人们生活中烹饪食品用的炒锅。
现有技术中的炒锅,其存在不足:一是锅体底部受热面均为平滑表面,当燃料燃烧的火势作用在锅体底部受热面上时,有一部分火势沿锅体底部圆周方向向外快速漫延至锅口外边沿,热量损耗大;二是相同体积的锅体底部受热面积小,热效率低;三是锅体底部厚度较薄,蓄热量小,对烹饪的食品保温效果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量损耗小;受热面积大,热效率高;蓄热量大,对烹饪食品保温效果好的炒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炒锅改进特点在于:在锅体底部的受热表面上,至少设有3条向锅口外边沿延伸的凸起筋肋。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通常是在锅体底部受热面上设有的凸起筋肋选择为直线状和/或弯曲线状。
实施上述方案时,通常在锅体底部受热面上设有的凸起筋肋,可以选择连续状和/或断续状。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锅体底部受热面上设有凸起筋肋,烹饪食品时,火势沿锅体底部受热面的多个凸起筋肋间构成的圆周漫延加热,起到了缓解火势向锅口外边沿漫延的速度,延长了火势在锅体底部受热面的滞留时间,热量损耗小;锅体底部受热面的凸起筋肋增加了其受热面积,比原有的锅体底部平滑受热表面面积提高1倍左右,热效率提高;凸起筋肋还增加了锅体底部的厚度,蓄热量增加,对烹饪食品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带有部分剖面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带有部分剖面的俯视图。
实施例一,图1-图2所示。通常铸造铸铁锅体1的外口直径为300mm,在铸铁锅体1底部的受热表面上,铸造16条整体连续的圆弧弯曲线状凸起筋肋2。凸起筋肋2的宽度为2mm,位于锅体1底部受热面中心处的高度为3mm。通常选用相邻的两条凸起筋肋2的长度不相同。在锅口外边沿两侧,分别连有手把3和手把4。为防止锅体1安放在平整台面上不至歪斜,通常在锅体1底部受热面上的凸起筋肋端部,设有3个支腿5。
实施例二,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在锅体1的底部受热面上,铸造有16条断续的直线状凸起筋肋2向锅口外边沿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庆钧,未经张庆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70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