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输出方向转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47154.0 | 申请日: | 199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4214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培旺 |
主分类号: | F16H3/14 | 分类号: | F16H3/14 |
代理公司: | 山东专利法律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4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输出 方向 转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与电动机有关,特别与动力输出轴可正、反方向反复转动的电动机有关。
现有的动力输出方向转换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直接采用控制电动机内部线圈电流方向来实现电动机轴正、反方向转动,此处电动机轴即为动力输出轴,为了频繁实现上述运行过程,就得通过电路控制装置不停地改变电流方向,这种方式对电动机自身电路及线圈的使用寿命产生不良影响,会缩短电动机正常使用寿命;二是通过配备轮系、摇臂或滑块等来实现动力输出轴的正、反方向转动,该装置体积较大,占用空间多;上述诸装置在动力输出轴传动的机械设备损坏时很难阻止输出轴继续转动,进而会使机械设备损坏继续扩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使用寿命长、占用空间小的动力输出轴可正、反方向转动的动力输出方向转换装置。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有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入轴有主动齿轮Ⅰ、主动齿轮Ⅱ,动力输入轴带动主动齿轮Ⅰ、主动齿轮Ⅱ同方向转动;动力输出轴有被动齿轮Ⅰ、被动齿轮Ⅱ,动力输出轴通过轴承穿经被动齿轮Ⅰ、Ⅱ;主动齿轮Ⅰ咬合被动齿轮Ⅰ,主动齿轮Ⅱ与被动齿轮Ⅱ间有一换向轮,换向轮咬合主动齿轮Ⅱ和被动齿轮Ⅱ;所述被动齿轮Ⅰ、Ⅱ各配有一电磁离合器,所述各电磁离合器一侧电磁吸附体Ⅰ分别紧固于被动齿轮Ⅰ、Ⅱ的侧面,其随被动齿轮Ⅰ、Ⅱ一起同方向转动,所述各电磁离合器另一侧电磁吸附体Ⅱ分别固于动力输出轴上,该电磁吸附体Ⅱ转动带动动力输出轴同方向转动。
上述被动齿轮Ⅰ、Ⅱ的侧面为被动齿轮Ⅰ、Ⅱ外侧面。
上述实用新型配有一电动机,电动机轴上有主动三角带轮,所述动力输入轴有一从动三角带轮,主动三角带轮通过三角带连接传动上述从动三角带轮。
本实用新型动力输入轴由电动机传动,当动力输入轴运行时,带动主动齿轮Ⅰ、Ⅱ同方向转动,此时主动齿轮Ⅰ咬合被动齿轮Ⅰ,被动齿轮Ⅰ作与主动齿轮Ⅰ转动方向相反的转动,主动齿轮Ⅱ通过换向轮传动被动齿轮Ⅱ与其同方向转动;当需要与动力输入轴同方向的动力输出时,接通被动齿轮Ⅱ一侧的电磁离合器电源,同时断开被动齿轮Ⅰ一侧电磁离合器电源,被动齿轮Ⅱ一侧的电磁离合器两个电磁吸附体Ⅰ、Ⅱ产生磁力吸合在一起,迫使该侧电磁离合器的磁力吸附体Ⅱ与被动齿轮Ⅱ一起同向转动,从而实现动力输出轴与动力输入轴同方向转动;当需要与动力输入轴反方向动力输出时,接通被动齿轮Ⅰ一侧的电磁离合器电源,同时断开被动齿轮Ⅱ一侧的电磁离合器电源,被动齿轮Ⅰ一侧的电磁离合器的两个电磁吸附体Ⅰ、Ⅱ产生磁力吸合在一起,迫使该侧电磁离合器电磁吸附体Ⅱ与被动齿轮Ⅰ一起同向转动,从而实现动力输出轴与动力输入轴反方向转动,如此反复操作可实现动力输出轴正、反方向反复运转,进而可实现所带设备反复运行。由于上述动力输出方向转换装置独立于电动机之外,因此对电动机自身线圈、电路等不直接产生不良影响,不会影响电动机正常使用寿命,由于其依靠齿轮转换、传动,较滑块、摇臂转换方式占用空间少,再者由于其采用电磁离合器带动动力输出轴运转,当动力输出轴所驱动的设备出现故障受阻时,所配电动机带动上述齿轮等可空转,能为断开电源提供宝贵时间,可有效防止机械设备的损坏程度。电磁离合器位于被动齿轮Ⅰ、Ⅱ的外侧面,便于对离合器间隙进行调整、维护等,也有利于离合器电磁吸附体整洁干净。本实用新型为了更好地方便用户,可直接配备电动机,也可以不配备电动机,由用户在使用时自行配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
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1为电磁离合器电磁吸附体Ⅰ,2为被动齿轮Ⅰ,3为被动齿轮Ⅱ,4为电磁离合器电磁吸附体Ⅱ,5为主动齿轮Ⅰ,6为换向轮,7为主动齿轮Ⅱ,8为从动三角带轮,9为主动三角带轮,10为电动机,11为动力输入轴,12为动力输出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培旺,未经张培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71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