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相电机断相保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47428.0 | 申请日: | 199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053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08 |
发明(设计)人: | 谢升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升义 |
主分类号: | H02H7/09 | 分类号: | H02H7/09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65406 山东省招远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电机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三相电机断相保护装置。
为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转,要对其进行缺相保护。现有的控制电路一般只利用其中的两相(一般为A、C相),而未利用第三相。因此,当运行中的三相电机在熔丝熔断或主接触器触点接触不良时,会造成电机缺相运行。若缺相为控制电路所采用的两相,则电机能够自动保护。若缺相为该控制电路中未采用的一相,则会造成电机因缺相运动而烧毁电机。另外,现有控制电路中未串加主接触器的三个常开、常闭触点,因此在主接触器任一主触点接触不良的情况下电机会因缺相运行而烧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能够对电机的三相均能进行缺相保护的三相电机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接触器KM,其三个主触点分别接于A、B、C及A’、B’、C’端之间,继电器1KA与B、C两端连接构成支路,继电器2KA两端与A、C两端连接构成支路,继电器1KA、2KA各有一个常开触点与主接触器KM的线圈串联在B、C两端构成支路。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只有当分别接于A、C两端及B、C两端的继电器1KA和2KA的均导通、其与主接触器KM线圈串联的两个常开触点闭合后,主接触器KM方能得电,其三个主触点吸合,电机才能启动。如果其中任一相缺相,则继电器1KA或2KA失电,其常开点不吸合,主接触器KM便失电,同时电机失电得到及时保护。
对于有降压启动电路的电机,本实用新型可利用接触器2KA的一个常开触点串联在电机降压启动接触器1KM线圈电路中,只有在2KA动作后方可进行电机降压启动。为避免主接触器KM的三个主触点接触不良造成缺相,将各支路的外端分别通过主接触器KM的三个常闭触点与主接触点上方的A、B、C三点连接,各支路外端与主触点下方的A’、B’、C’端之间的节点分别通过主接触器KM的三个常开触点连接。在主接触器KM得电前控制电路利用KM的三个常闭触点,在主接触器KM得电后控制电路利用主接触器KM的三个常开触点。
因此,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机在任何一相或任何一处缺相的情况下得到及时保护。
另外,缺相情况可通过指示灯反映,具体电路可为以下结构:继电器1KA的一个常闭触点与继电器2KA的一个常开触点及指示灯HL1串联后接于A、C两端之间;继电器1KA的该常闭触点与接触器2KM的动合触点及指示灯HL2串联后接于B、C两端之间;主接触器KM的动合触点与指示灯HL3串联后接于B、C两端之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的线路图;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主接触器KM、继电器1KA、2KA、KT、接触器1KM、2KM和自耦变压器TM。电机的三相输入端分别为A’、B’、C’,它们分别通过主接触器KM的三个主触点接于A、B、C三点。其中,主接触器KM的三个主触点串联于电机的三个输入线路中,而该接触器线圈和继电器1KA的常开触点、继电器2KA的常开触点以及接触器1KM动分触点串联后的接于B、C两端之间;主接触器KM的常开触点与一指示灯HL3串联后也接在B、C两端之间。继电器1KA的常闭触点一端接在C端,另一端串联接触器2KM的常开触点和指示灯HL2后接B端,继电器1KA的该端还接继电器2KA的常开触点与指示灯HL1串联电路后接A点。继电器2KA控制电路两端分别接于A、C两端。接触器1KM与继电器1KA的常闭触点及继电器2KA的常开触点串联后接于B、C两端。接触器2KM与延时继电器KT的并联后串加接触器1KM的动合触点后接于B、C两端。继电器1KA与延时继电器KT的动合触点串联后接于B、C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升义,未经谢升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74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