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力旋流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99247645.3 | 申请日: | 199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056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自卫;于金令;顾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石油管理局工程机械总厂 |
主分类号: | B04C1/00 | 分类号: | B04C1/00 |
代理公司: | 石油工业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周京兰 |
地址: | 25708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力 旋流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的分离设备,特别是一种水力旋流分离器,适用于油田、制药、造纸、供排水、化工等行业中液—液、液—固、液—气混合液和结晶体的分离。
在石油化工、制药、造纸、采矿、供水、排污等行业中,需要将不同相或相同相组成的混合液中的各相(或同相)分离开来。目前使用的设备有分离器、沉降罐(池)、过滤罐(池)、(膜)电离器、蒸发器等。这些设备的最大弱点在于它们的占地面积大,分离时间长、处理效率低、投资大、能耗高、建设周期长。目前也有水力旋流分离器,但它们的旋流管是分体式,具有应力集中、易变形及材料晶粒的分布不均匀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制造一种水力旋流分离器,克服现有分离设备占地面积大、分离时间长、处理效率低、投资大、能耗高等缺点。克服现有水力旋流分离器旋流管应力集中、易变形和材料晶粒分布不均匀的缺陷。使之高效、节能、体积小,减少内应力,提高耐磨防腐性,使其用途广泛。
本技术解决方案可达上述目的:由旋流器体和旋流器组成水力旋流分离器,旋流管是整体结构,旋流管装于旋流器体内,下端部穿过下端板,上端部固定在旋流器体上端板的上面。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取得以下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油田采出液的油、水、气、砂的分离,用于制药、造纸行业中浆液的分离,自来水、污水的净化,化工行业中结晶体的分离等等。它不仅占地面积小,约为其它相同分离能力设备的1/50-1/100。处理效率高,分离时间约2秒。重量轻,仅为其它相同分离能力设备的1/5-1/10,投资少。内应力极小,不易变形,材料晶粒分布均匀,防腐耐磨。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锥旋流管式水力旋流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锥旋流管旋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锥旋流管旋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参见附图1-3,水力旋流分离器由旋流器体7和旋流器6组成,旋流管4是整体结构,旋流器6装于旋流器体7内,上端板3有中心孔,轻质物出口2从中穿过,旋流器6的下端部穿过下端板8,上端部用螺母或其它方式将旋流器6固定在旋流器体7的上端板3上。旋流器6由旋流管4、轻质物出口2、重质物出口9、切向进口11等组成,旋流管4由锥管与直管构成,上部为轻质物腔,轻质物出口2有一部分留在该腔,也就是轻质物出口2有一部分伸入该轻质物腔。旋流器6上的切向进口11可以是1个、2个或者是多个,重质物出口9装于旋流管4的下端。旋流管4可加工成为单锥管与直管相连、双锥管或多锥管与直管相连。旋流器体7由轻质物腔1、重质物腔10、上端板3和下端板8等组成,上、下端板3和8分别装于进液腔的上、下两端。轻质物腔1与上端板3的上端连接,重质物腔10与下端板8的下端连接。混合液自进液腔中部的进液口进入进液腔后上行,沿切向进口11进入旋流管4内,形成旋转流5,该旋转流5向下运动流入头锥段加速旋转,再流入二锥段(双锥旋流管式)后进一步加速,此时重质物被离心作用流向周围,而轻质物流向轴心形成芯状,当混合物流至直管段后,轻质物在回压作用下而经轻质物出口2流向旋流器体7的轻质物腔1,而重质物则经重质物出口9流经重质物腔10流向旋流器体7底侧的重质物出口。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分离物的不同,通过不同数量旋流管—单锥管、双锥管、多锥管的组合,可达到不同处理数量和质量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石油管理局工程机械总厂,未经胜利石油管理局工程机械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76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锤式液压系统管路清洗设备
- 下一篇:一种吸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