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传动绕线导正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9248114.7 | 申请日: | 199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3870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捷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02 | 分类号: | B65H54/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万学堂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 导正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传动绕线导正机构,尤其指一种铰盘可作轴向的短距离移动,并能随传动轴作同步的转动,维持作用力的平衡,达到出线与收线长度一致,以提高扫描的品质。
如图1A、图1B所示,为习用传动装置的集线器结构示意图,主要运用于扫描器中控制钢索的收、放动作,以带动反射镜面组或影像感应器等构件的移动,如图所示,其是在一传动轴1一端设置一铰盘2’,并使钢索3缠绕其上,钢索3分经两惰轮4、5延伸出去,并使不同的反射镜面组或影像感应器固定于钢索的不同的位置上,使不同的反射镜面组或影像感应器产生不同距离的位移。然而由于该惰轮4、5与铰盘2’的位置是固定的,在收、放线时,钢索3因缠绕于铰盘2的位置改变,将使钢索3于惰轮4、5与铰盘2’之间距离的线段A、B产生不同的变化;如图1A所示,为出线前的状态,钢索3集中于铰盘3的右侧位置,此时线段A较线段B长;之后当铰盘3不断转动收线,如图1B所示,为收线后的状态,钢索3将集中于铰盘3的左侧位置,此时线段B反而较线段A长,由于整体的钢索3的长度一定,此将造成由惰轮4、5延伸出去的钢索3产生不同的绷紧度,而由于钢索A、B段所连接的不同反射镜面组或影像感应器(未示于图中),就会因为这不同绷紧度而产生不规则的低频抖动,而使得在扫描时会因这低频的抖动,而降低扫描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铰盘传动绕线时,具有自动导正的功能,使收、放线时,维持一制的长度,主要方法是将铰盘由原先的固定式,改变为可自由地作短距离的轴向移动,但该铰盘仍能受传动轴带动而同步转动,借此维持铰盘在收、放线时,惰轮与铰盘之间钢索线段为一致,以提升扫描时品质的传动绕线导正机构。
为使审查委员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流程及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人将配合以下的图式及详细的解说,以求审查委员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在:
附图中
图1A为习用传动装置的集线器,出线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1B为习用传动装置的集线器,收线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绕线导正机构的出线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绕线导正机构的出线前的结构剖面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绕线导正机构的收线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绕线导正机构的收线前的结构剖视图。
[图号说明]
1传动轴 2铰盘 21孔 2’铰盘
3钢索 4惰轮 5惰轮 6轴承基座
7板件 71突柱
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主要包括一传动轴1,可受一动力装置带动使其产生转动,并受一轴承基座6支撑,使其运转平稳,而在其一端设有一铰盘2,本实用新型特殊之处,是该铰盘2除可与传动轴1产生同步的转动外,并可在转动的同时作轴向的滑动,改变其在传动轴1的位置,具有自动导正的功能,欲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铰盘2并非固定于传动轴1,而使套置其上,而在该铰盘2一侧则另设置一板件7,该板件7是锁固于该传动轴1处,其上突出两突柱71,分别插置于铰盘2一侧端面所形成轴向的两孔21(如图3B),但该孔21以未贯穿的盲孔为佳,深度大于突柱71的高,借此即可产生上述特殊的作动方式。
如图3A所示,为使用时的示意图,该钢索3是缠绕于该铰盘2上,两线端分别经两惰轮4、5转向并延伸至扫描器内部,在本实施例中,该惰轮4、5仍为固定式,并不能产生左右的偏移,而该铰盘2虽轴设于该传动轴1,但仍可作左右短距离的轴向滑动。而铰盘2如何与该传动轴1产生同步的转动呢?则由板件7所负责,因其锁固于传动轴1处,又以突柱71插置于铰盘2非中心位置的孔21中。如图3A所示,为出线前的状态示意图,由于铰盘2采移动式,因作用力平衡的关是,该钢索3于惰轮4、5与铰盘2之间距离的线段A、B长度维持一致,而在铰盘2转动收线时,若钢索3于铰盘2上的位置改变而使线段A、B长度改变时,会造成线段张力的改变,而使铰盘2产生滑动,以维持作用力的平衡,故如图4A所示,为收线后的状态示意图,虽钢索3已多数分布于铰盘2左侧位置,但该线段A、B仍维持相同的距离,此将使扫描过程中,构件在移动时更为平稳顺畅,以提升品质。
在本实施中,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以铰盘2可产生左右的滑动,同时又能与传动轴5产生同步的转动,使铰盘2转动时,钢索3出线与收线维持一定的长度,但能达此目的的结构并非仅限上述的结构,如例将板件的突柱改为贯穿的孔,而在铰盘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突柱,如此亦可达到与本实施例相同的功效;又例如将传动轴与铰盘相配合的轴与轴孔改为半圆型,也可达到相同的目的,不过此成本及加工精度、困难度相对较高,由此可知,上述的结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及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捷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捷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8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