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织带扣具无效
申请号: | 99248165.1 | 申请日: | 199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3955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13 |
发明(设计)人: | 罗佳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1/25 | 分类号: | A44B1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领弟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带扣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件,特别是一种织带扣具。
习用扣具,大多包括公扣件及母扣件,藉由连接于两种不同织带的公扣件与母扣件扣接组合,以达到便于自由连系且固定两端织带的使用。这种扣具广泛应用于安全帽、背包或鞋子鞋带的扣合。如图6所示,为一种用于鞋带扣合的鞋扣1,其包括分别为公、母扣件的锲齿17及扣头10。扣头10为中空实体,扣头10上方设有为活动弹性体的压扣11,下方为锲状锲齿,其两侧并状成倾斜状斜边12,另扣头10两侧延设活动弹性按扣13、14,并于按扣13、14端凸设压块15、16;于扣头10上设有前后贯通的穿孔。锲齿17为设置在另一调整带上具有垂直面锲状齿。
由此可知,其系利用装设在调整带上的扣头10上方压扣11及装设在另一调整带端头的锲齿17,使装设锲齿17的调整带穿入扣头10上穿孔后,藉由压扣11下方锲状齿与锲齿17相对啮合连接。当要释放时,以拇指及食指由两侧向中央按压弹性按扣13、14,并以按扣13、14端压块15、16推顶调整带,以使调整带端锲齿17与压扣11下方锲齿相对释放,使装设锲齿17的调整带与扣头10松脱。
这种结构的扣具,存在下述缺陷:
1、使用者于松脱公扣件与母扣件时,必需同时利用拇指及食指由两侧向中央施力按压弹性按扣,当向内推抵后才能达成脱离动作。而由于弹性按扣系装设在扣头两侧,其面积有限,且极易影响使用者于按压时的方便性。
2、弹性按扣延设在扣头两侧的设计,无状中增加组装时的不便。且会导致制造成本增加。
3、弹性按扣面积较小,于制造时其品质不易控制;此外,使用者经常必需承担须以拇指及食指用力按压弹性按扣锯齿面,造成指头不适的情状。
4、扣头两侧弹性按扣以及倾斜状斜边等设计,造成需要更为精密的设计,影响产品产量提高及产品质量不易控制的缺陷。
5、于扣头射出成型时,需另外考虑到两侧开口,使失去整体上的美感,导致影响整体附加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的操作便利、成本低、外观完整美观的织带扣具。
本实用新型包括母扣件及公扣件;母扣件构成容置槽,其上端面形成释放部及扣抵盖部,释放部以一端缘与扣抵盖部连接,其周缘与扣抵盖部分离;扣抵盖部接近释放部端缘处向内形成凸出的扣键;公扣件一端设有插入部,于插入部形成与母扣件扣键相对应并与扣键扣合的凹穴;公扣件以其插入部插入于母扣件容置槽内。
其中:
公扣件插入部端头呈倾斜状。
母扣件的释放部形成可供按压施力并具弹性回复力的弹性按压片。
公扣件插入部两侧分别形成与两侧间隔距离的辅助肋。
母扣件容置槽底侧为下板面;公扣件插入部端头中央处朝下凸设抵挡于容置槽底侧的下板面上的抵持片。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构成容置槽的母扣件及设有插入部的公扣件;母扣件上端面形成扣抵盖部及一端缘与扣抵盖部连接、周缘与扣抵盖部分离的释放部;扣抵盖部端缘处向内形成凸出的扣键;公扣件插入部形成与扣键相对应并与其扣合的凹穴;公扣件以其插入部插入于母扣件容置槽内。使用时,将装设于一根织带上公扣件的插入部插入于母扣件的容置槽内,使插入部的凹穴与母扣件的扣键相互对应并到达定位后,母扣件扣抵盖部的扣键即可扣入于公扣件插入部的凹穴内,进而达到公、母扣件作迅速扣合动作。欲将公扣件退出母扣件时,使用者仅需以一指头按压较大面积的释放部向下移动,其释放部即会直接推抵插入部端头向下滑动,由此得令扣键与凹穴呈脱离状态,而使公扣件可轻易退出母扣件的容置槽,不仅操作便利、成本低,而且因母扣件两侧无需设置破孔,保持外观完整、美观,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公、母扣件扣接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公、母扣件脱扣状态)。
图6、为习用的用于鞋带的扣具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塑胶材质制成的母扣件2及公扣件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81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式升降天线杆
- 下一篇:静电集油尘设备的电极元件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