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径内螺纹浸入式水口无效
申请号: | 99248619.X | 申请日: | 199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3907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倪满森;刘家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B22D11/10 | 分类号: | B22D11/10;B22D4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波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径内 螺纹 浸入 水口 | ||
本实用新型属连续铸钢的辅助装置,主要用于浇铸板坯以及钢水中含有一定的酸溶铝的钢类。
连铸板坯过程中,传统用的浸入式水口的流钢通道是直筒形,钢水从下端二个侧孔流出,由于浇钢过程中钢水在水口偏流与中间罐来流有关,钢水不能充满内孔,所以钢水从二个侧孔流出时,将出现一侧流大、一侧流小现象,俗称偏流,由于偏流将使结晶器内热流分布不均匀,因而促使坯壳凝固层厚度的不均匀,并可能使顶部保护渣出现熔化不均匀现象。
在日本浸入式水口的文献报导一技术论文集(Shinagawa Technical ReportVol.40.1997 P83-96),浸入式水口内通道孔径采用两种不同直径的组合,可以防止偏流。然而这种浸入式水口没有钢流导向,钢水从中间罐进入水口通道时,由于重力作用,钢水从上而下直行,而且钢水在内孔中是不充满的,因而钢水从侧孔流出时,仍有可能出现偏流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偏流防堵塞的变径内螺纹浸入式水口。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浸入式水口,为整体结构,所述浸入式水口内表面形状是一园锥台型,所述水口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变小,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口内表面从上至下分布有1-5个园柱凹台,所述园柱凹台的直径比所述水口内径大10-20mm,并且其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变小,所述园柱凹台的间距从上至下逐渐变小,在所述水口内表面中园柱凹台占据的位置之外,设计有内旋凹形或凸形螺纹,所述螺纹的深度或高度为3-6mm,所述螺纹的螺距为15-50mm,所述螺纹的螺旋角10°-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防止钢水偏流,防止水口内径变窄堵塞。
本实用新型水口流钢通道由传统的园锥台型改为园锥台型+园柱台型,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直径组合成水口通道直径。并且水口内通道壁刻有内旋凹形或凸形螺纹,钢水从中流过时,钢水沿内壁盘旋而下,因此钢水向下流过时,钢水将布满水口内壁,并在达到大直径的位置,钢水流动速度变缓,钢中Al2O3夹杂物将在此处沉积,由于此处水口直径大,Al2O3夹杂的沉积,不会减小中心钢水通道的面积,因此不会发生水口内径变窄堵塞现象。此外钢水沿水口内壁盘旋流下,充满水口通道,因此钢水从两侧出口处流出时不会发生钢水偏流现象。
(2)改善铸坯质量
由于钢水在水口内沿螺线流动,所流过距离相对延长,有利于钢水降温,从而降低钢水过热度,有利于连铸过程和提高铸坯质量。
使用过程中,考虑到水口内部局部直径扩大后,局部水口壁厚度减薄对水口使用寿命的影响。在水口插入结晶器中与钢液面和保护渣相接触处的水口内径应该设计成内径较小的位置,以保持水口的使用寿命(被保护渣的浸蚀量)与传统的浸入式水口有同等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浸入式水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为本实用新型水口,2为园柱凹台,3为水口内壁上的螺纹,4为水口流钢通道,5钢液出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未经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86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