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伪胶带无效
申请号: | 99248709.9 | 申请日: | 199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3959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5/06 | 分类号: | B65D55/06;G09F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万学堂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胶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胶带,特别是关于一种能够显示物品的缄封状态是否被撕开,并在其缄封已被破坏后仍能保持该封口的密封的防伪胶带。
传统上,物品在运送或打包时,为了防止其开口或盖体被随意或不经意打开,通常若无法用锁具予以锁住,则另外用胶带予以缄封。例如在搬运书桌、橱柜、保险箱或行李箱时,常用胶带黏封其抽屉、门扉或盖体,以确保其不会轻易打开。但是,如果这些桌子、柜子或箱子中装有较贵重或必须保密的物品时,则传统的封口胶带并无法达成充分的保护或保密作用,因为这些封口胶带可以在打开后再重新黏贴,而表面上看不出有任何的被打开之痕迹。鉴于习用胶带作为物品缄封方式之缺限,故有防伪胶带之问世。
传统的防伪胶带是在胶带的基材背面涂敷一层具有防伪标示的涂料层,再于该涂料层上涂布胶黏剂而成。其中,该防伪标示的材质不同于防伪标示外其余涂料层的材质,且使防伪标示与胶黏剂间之黏着度大于防伪标示与胶带基材间的黏着度,故在防伪胶带自其所缄封的物品撕离后,防伪标示会因胶带基材的撕离而保留于所缄封的物品上,用以辨识该缄封状态的完整性。
传统的防伪胶带虽能有效辨别缄封状态的完整性,然而在基材胶带撕离后,所缄封的封口旋即失去其缄封性,对欲保密的物品所提供的保障则略嫌不足。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在其基材自防伪胶带上撕离后,除可清楚显示其缄封状态已被破坏外,且仍能保持该封口之密封,亦即对欲缄封物品提供双重保障作用的防伪胶带。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伪胶带,包括:
基材,以薄片状材料所构成;
印字层,用与该基材间具有黏着性的材料将撕开标示印刷于该基材背面;
固着颜色层,以具有颜色的油墨涂布于该印字层上及基材背面无印字层的部位;
黏膜层,为一紧覆于该固着颜色层上的透明薄膜,俾使该基材撕离防伪胶带后,固着颜色层可留置并显现于其上;以及
黏胶层,以胶黏剂涂布于黏膜层上,使该防伪胶带得以藉其黏贴于被缄封物体上;其中:
印字层对固着颜色层的黏着力小于基材对印字层的黏着力,且亦小于黏膜层对固着颜色层的黏着力;并且
该基材对固着颜色层的黏着力大于黏膜层对固着颜色层的黏着力。
为便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特征及功效,以下佐以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伪胶带的构造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伪胶带黏贴于被缄封物品上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伪胶带黏贴于被缄封物品上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伪胶带被撕离时之中间状态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伪胶带被撕离后之分离状态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伪胶带被撕离后留于被缄封物体上部份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防伪胶带被撕离后基材部份的俯视图。
【图号说明】
1基材
2印字层 20间隙
3固着颜色层
4黏膜层
5黏胶层
6被缄封物体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胶带包括:由塑胶薄片所构成的基材1;印刷于该基材1背面侧的印字层2;涂覆于该印字层2上及包括印字层2间隙20在内的基材1背面侧上的固着颜色层3;黏覆于固着颜色层3上的黏膜层4;及以胶黏剂涂布于该黏膜层4上的黏胶层5。
前述的基材1是以透明或半透明状的塑胶薄片材料制成,俾使该基材1撕离胶带后,可方便观察其背面所显示的撕开标示。
印字层2为颜色及透明度与前述基材1相同且与基材1间具有黏着性的树脂材料,并可通过任一种印刷技术将显示类似“已开封”的字样、图样或记号等撕开标示印刷于该基材1的背面。
固着颜色层3可采用任何一种颜色与前述基材1及印字层2均有相当差异的油墨,其目的在于俾使该基材1撕离防伪胶带后,可以清楚地知悉该缄封状态已遭破坏。该固着颜色层3系涂布于前述的印字层2背面上,以及除了印字层2的字样、图样及记号等背面外,基材1背面的印字层2间隙20部份均涂布该固着油墨。
黏膜层4是由一薄膜所构成,其作用在于俾使该基材1自防伪胶带上撕离后,将印字层2上所涂覆的固着颜色层3留置于其上,并可藉由黏膜层4仍黏着于被缄封物体6上而仍保持该封口的密封。
黏胶层5是以胶黏剂涂布于前述黏膜层4之上,其作用在于供该防伪胶带黏贴于被缄封物体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王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87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