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盘管式炊事采暖炉无效
申请号: | 99248984.9 | 申请日: | 199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4173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31 |
发明(设计)人: | 谢新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新佑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盘管式 炊事 采暖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盘管式炊事采暖炉。属民用炊事采暖炉具技术领域。
目前市售燃烧散煤(包括煤球、块煤)的炊事采暖炉缺点甚多。主要是热效率低,供暖出水温度不高,供暖系统的热水循环不好,炊事效果也差。图一是目前市售的一种典型的散煤炉,主要由炉体1,炉盘2,憋火盖及憋火筒3,调节圈4,出水口5,吸热翅片6,炉体水夹套7,搪泥层8,进水口9,炉箅子10组成。由于炉体水夹套距离炉膛高温区较远,水夹套吸热不充分,炉子直径越大水夹套吸热效果越差;再则烟气经过憋火筒与炉口之间的翅片时,是由翅片吸收热量再传给水夹套,这种传热方式比直接吸收辐射热效果差得多。为了提高传热效果,只得增加不搪泥的炉膛部分和翅片区的高度。这样造成的结果是:炊事时,燃煤距离锅底远,炊事火力大为减弱,同时由于采暖炉高度增加,家庭采暖大多是采用自然循环,则热循环的推动力大为减弱,供暖效果变差。而且又高又大的炉体,钢材浪费不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盘管式炊事采暖炉、改变已有炉具的结构,在炉膛内上部装有绕成若干圈的盘管,盘管的下口与炉体水夹套下部相通,盘管的上口与炉口处水夹套的最上部相通,并对准炉体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盘管式炊事采暖炉,包括炉体、炉盘、导火盖、通风调节圈、炉体出水口及回水口,水夹套、搪泥层以及炉膛内的盘管。盘管绕成一至若干圈,盘管的下进水口与炉体水夹套相通,对准炉体回水口,或在别的位置,盘管的上出水口与炉体水夹套最上端相通,并对准炉体上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炊事采暖炉,由于有上述结构特点,它的采暖性能和炊事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供暖时,从炉具回水口进来的凉水分为两路加热,一路水进入炉膛周围的水夹套,由于搪泥层和煤层的隔热作用,以及水夹套距离炉膛高温区较远的原因,这路水保留着以前所述市售炉子所具有的缺点:加热慢、升温慢、水流上升慢、出水温度不太高。另一路水从盘管下口进入。因管道直接与温度很高的燃煤接触,回水很快被加热,温度升高而产生上升力,顺着盘管上升,在炉膛内继续吸收热量,越上升温度越高,流速越快,其效果相当于加了一个水泵的增压作用。最后以较高的温度,较快的速度,经盘管上口喷入炉体的出水口进入供暖系统。显而易见,这路水与水夹套的一路水比较起来,温度高得多,流速快得多,大大加快了供暖系统的水循环,提高了散热器的温度,使采暖效果大为改善。因盘管是在炉膛的高温区,大大提高了传热效率,使炉具可以做得矮一些,小一些,为制造节约了钢材,降低了成本。同时由于燃煤可以加到盘管的上部,对燃烧通风仍然良好,这样,炊事时燃煤距离锅底近,火力旺,炊事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一是当前市售炉具典型结构示意图。
图二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图二中,1是炉体,2是炉盘,3是导火盖,4是调节圈,5是热水出水口,6是盘管,7是炉体水夹套,8是炉膛搪泥层,9是回水口,10是炉箅子。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炉具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用炉具供暖时,打开下面的炉门,盖上导火盖3,旋转调节圈4使通风孔打开,炉火旺烧,加热盘管6,也加热炉膛水套,高温烟气在炉口处从最上面一圈盘管与炉口水夹套之间通过,热量充分被吸收,然后穿过调节圈通风孔被抽至炉盘2从烟囱排走。来自散热器的凉水进入回水口9,分两路加热,一路进入水夹套7,加热升温后从出水口5流向供暖系统。另一路水进入盘管6,在炉膛内吸收热量,升高温度,越上升温度越高,流速越快,最后从盘管上口喷入炉体出水口5,到供暖系统。水温高,流速快,供暖效果好。当用炉具炊事时,打开导火盖3,旋转调节圈4,使通风孔关闭,炉火直接烧锅底,火力旺,炊事速度快。封火时,关闭下炉门,盖上导火盖,旋转调节圈使通风孔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新佑,未经谢新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89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