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支柱框架的板式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99249337.4 | 申请日: | 199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3963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13 |
发明(设计)人: | 刘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换热装备总厂 |
主分类号: | F28F3/08 | 分类号: | F28F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机械工业管理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凤,谢宇强 |
地址: | 30024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柱 框架 板式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板式换热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支柱框架的板式换热器。
公知的无支柱框架的板式换热器,只能适用于小型的板式换热器或者工况场地狭窄的特殊场合,虽然其结构紧凑,但用于大规格的板式换热器稳定性比较差,而且装拆板片很不方便。还有一种公知的带有支柱的框架结构板式换热器,它具有稳定性好及装拆板片比较方便的特点,但由于本身结构所限,即在该装置上装配板片时,首先要把板片倾斜一定的角度再装入上、下导杆所夹的空间,使板片两端的悬挂孔分别套在上、下导杆上,再把板片竖直,因此该结构还存在不足是,计算导杆长度时,还要考虑装配板片时所要求的装配工艺长度,所以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不适用于大规格、工况狭窄的特殊场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公知技术中之不足而提供一种不考虑装配工艺长度,占地面积小,稳定性好,便于装拆及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的双支柱框架的板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在固定压紧板上分别安装上导杆和短于上导杆长度的下导杆;在底板上分别焊接上导杆支柱和下导杆支柱,上导杆连装于上导杆支柱,下导杆连装于下导杆支柱,由上述结构构成封闭框架,在其上安装活动压紧板,在封闭框架上还通过上导杆和下导杆依次装有一定数目的传热板片。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传热板片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和图2,将上导杆4和下导杆7分别装在固定压紧板1的上、下两端,其中下导杆的长度短于上导杆的长度,二者要求相差平均200毫米即可。另外,在底板8的两端分别焊接固装有上导杆支柱5和下导杆支柱6,其中上导杆支柱与上导杆连接安装;下导杆支柱与下导杆连接安装,即采用两个支柱分别支撑上、下导杆的结构。由上述的上导杆、下导杆、底板及上导杆支柱、下导杆支柱与固定压紧板组合形成封闭框架结构。在该封闭框架上还安装有活动压紧板3,再将一定数量的传热板片2依次每片竖直通过悬挂孔9套在上导杆上,再平行移动传热板片,使传热板片另一端的悬挂孔10套在下导杆上,然后将传热板片推至固定压紧板。由固定压紧板和活动压紧板将一定数目的传热板片夹紧后,形成一定数目的流体通道。不同性能的介质相间地流入这些通道,从而进行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两个支柱分别支撑上、下导杆,与固定压紧板组合形成封闭的框架结构,因此使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尤其适用于大规格的,在工况条件狭窄的特殊场合使用。另外还具有占地面积小,稳定性好,便于装拆的特点。又由于本实用新型不用考虑装配板片时所要求的装配工艺长度,所以使整机长度在同规格的情况下,比公知的普通的带有支柱框架平均缩短60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换热装备总厂,未经天津市换热装备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93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粒状定量包装自动秤
- 下一篇:阴茎包皮退缩定位整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