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低速自动增亮器无效
申请号: | 99251542.4 | 申请日: | 1999-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217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俊康 |
主分类号: | H01G9/16 | 分类号: | H01G9/16;B62J6/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来光业 |
地址: | 530031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低速 自动 增亮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照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照明装置的增亮器。
一般摩托车照明灯的亮度是由车上发电机供给的,而发电机又是由发动机带动的,发电机的电压是由发动机的转速来决定的,发动机在低速运转时每分钟仅1500转左右,而在高速运转时高达8000转,两者相差5倍之多。国内很多车型的照明灯在使用6V交流电时,车子低速运转发电机输出给照明灯的电压才2.5V,仅是6V照明灯额定电压的一半。另外使用12V照明灯的部分车型在车辆低速运转时,发电机输出到照明灯的电压也只有6V-7V,和照明灯需要的额定电压竞相差一半,所以大多数车手驾驶车子在低速运行时都感到照明灯亮度不够,这时如在会车、转弯或在复杂路面行驶时,由于看不清前方路况,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目前市场上尚没有任何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装置,它能保证摩托车照明灯始终在额定电压下工作,使车手都能在额定的亮度下行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其电路结构包括有整流电路、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放大部分及电源转换部分,它的特征是:由发电机输出的单相交流电经桥式整流以及滤波电容C1后,一路直接输入电源转换部分中的继电器J2,另一路输入由电阻R1、R2、R3及稳压管DW构成的电压检测电路中,再经三极管T放大后,流入电源转换部分中的继电器J1,J1的固定触头接车上照明灯。
当由发电机输出的电压达不到照明灯泡的额定电压时,照明灯炮由车上电瓶供电,当发电机输出的电压达到照明灯额定电压时,照明灯由交流电供给,这样照明灯泡始终在额定电压情况下工作,保证了车手都在额定的亮度下行驶。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2中,由摩托车上发电机1输出的单相交流电经由二极管桥式整流以及滤波电容C1后,一路直接输入电源转换部分中的继电器J2线圈,另一路输入由电阻R1、R2、R3及稳压管DW构成的电压检测电路中,再经三极管T放大后,流入电源转换部分中的继电器J1,J1的固定触点接车上照明灯2。
其工作原理是:
当需照明打开开关时,由车上磁电机1发出的交流电经开关、二极管桥式整流后,分两路输出,正电源流过J2线圈,形成一个回路,使J2常开触点吸合,给J1的常闭点接通车用电瓶3正电源,为J1在车辆低速交流电输出电压不足时转用,另一路经由R1、R2、R3和稳压管DW组成的电压检测电路后流入由三极管T组成的放大电路,其中DW有反向击穿的作用,当DW选用需要的电压加在两端时,DW就开通,或关闭。如设定6V照明系统,在磁电机1交流电输出有6V,DW稳压管就反向击穿时,电流从正极通过R3流向DW、R1及R2,形成回路,三极管的基极有了偏置电流,管子开始导通,电流从V+流经三极管,使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吸合,使原使用电瓶3电照明的常闭触点断开,改用符合照明电压指标的交流电。当磁电机1输出电压低于6V时,DW不导通,R3没有电流经过,T管没有偏置电压,T管不导通,J2没有电流经过,常开触点释放恢复常闭状态,又使用电瓶3电源供给照明系统,从而切断磁电机1输来不达照明额定电压的电源,由额定电压的电瓶3供给照明灯2。这样不但使车辆低速运行时也能从暗光变亮,达到增光作用,还实现了自动控制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俊康,未经李俊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15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