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桶装饮用水容器无效
申请号: | 99251924.1 | 申请日: | 199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4059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君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茂计算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72 | 分类号: | B65D85/7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鑫良 |
地址: | 上海市中兴路***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桶装 饮用水 容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桶装饮用水容器的结构改进。
现有的桶装饮用水容器,其取水方式大多都是通过饮水机上开设的透气槽、透气口进行空气与水置换方式取得,这种气水置换方式会使周围空气中的尘埃、微生物、有害气体等侵入桶体内,造成新的污染而导致水质变坏。CN98219771.3专利提供了一种不让空气与饮用水直接置换,也能取得容器内水的气水隔离式桶装饮用水容器。上述容器的饮用水灌装均需在饮用水厂的专门设备中进行灌装,由此给用户带来的不便是:1.用户通过电话订水后,需等候厂方送水上门;2.用户需备几个容器,以作周转之用。此外,由于专门设备的灌装以及送水上门的过程,使水价成本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桶装饮用水容器,它既可防止饮用水被二次污染,又能使用户从超市或商场买回袋装饮用水后,可方便地实施灌装,以消除需等候及备用周转容器带来的不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有一桶体和带有活塞盖的聪明座,在桶体的底部开有透气孔,桶体内装有存放饮用水的内衬软袋,在桶体的顶部和底部各开有瓶颈口,内衬软袋在桶体两瓶颈口对应位置处也分别开有瓶颈口,并分别套在桶体的两瓶颈口外,聪明座套在桶体顶部内衬软袋的瓶颈口外,在桶体底部内衬软袋的瓶颈口外套有压紧圈,在压紧圈外套有底盖。
为便于更换内衬软袋,桶体分为上、下两体,并由开设的槽口相互连接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用户从超市或商场购买的饮用水可直接从桶底的瓶颈灌入内衬软袋中,消除了等候厂方送水上门的不便,也节省了大量的周转容器,饮用水的成本可下降;桶体分成两体,使调换内衬软袋较为方便;内衬软袋的供水方式是塌陷式的输出,防止了饮用水被二次污染。此外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啤酒、饮料行业。
下面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附图,并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
按图1所示,桶体4的顶部和底部各开有瓶颈口8、9,桶体4的底部开有透气孔5。桶体4内装有存放饮用水的内衬软袋3,内衬软袋3在与桶体4的瓶颈口8、9对应位置处也分别开有瓶颈口10、11,并分别套在瓶颈口8、9外。带有活塞盖1的聪明座2紧套在内衬软袋3的瓶颈口10外,以压紧瓶颈口10于瓶颈口8外。压紧圈6紧套在内衬软袋3的瓶颈口11外,以压紧瓶颈口11于瓶颈口9外。底盖7套在压紧圈6外。使用时,桶体4倒置在饮水机上,打开饮水机开关,空气从透气孔5进入桶体4内,导致内衬软袋3塌陷而使饮用水流出。当内衬软袋3内的饮用水用完后,打开底盖7即可从瓶颈口11向内灌入饮用水。
按图2所示,在图1的基础上,为方便更换内衬软袋3,桶体分为上、下两体12、13,由槽口15相互连接成一体。当需更换内衬软袋3时,拉出聪明座2和底盖7,分开桶体,即可方便地更换内衬软袋3。为便于制水机制出的饮用水直接灌入内衬软袋3内,在底盖7上开有瓶颈口16,在瓶颈口16上有一小盖17,瓶颈口16与小盖17之间有螺纹连接。使用时,旋出小盖17,将制水机的输出水管套在瓶颈口16上,即可灌入饮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茂计算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茂计算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19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缆连接器的卡扣装置
- 下一篇:彩印塑编袋智能高速热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