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稻抛秧精量播种器无效
申请号: | 99252668.X | 申请日: | 199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3999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11 |
发明(设计)人: | 徐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鸿 |
主分类号: | A01C7/02 | 分类号: | A01C7/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寅春 |
地址: | 318055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抛秧精量 播种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稻抛秧育秧播种用具,特别是一种精确定量稻种下播的播种器。
水稻抛秧育秧采用一种专用育秧盘,秧苗在育秧盘中培植后用于抛栽。育秧盘中稻种下播可采用一种专用播种器,配合于育秧盘播下稻种。已知技术中的播种器是将量种部分设成板,即量种板,漏种部分设成盘,即漏种盘,并将量种板放置于漏种盘中配合设置,播种时需用双手推动量种板,操作不尽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精确定量下播稻种的水稻抛秧精量播种器。
本实用新型水稻抛秧精量播种器的技术解决方案其特殊之处是设有一量种盘,量种盘外底面可纵向移动地靠合有一漏种板,量种盘底面开设排布有量种孔,该量种孔为平行设置的双孔,漏种板上开设排布有可与量种孔对应的漏种孔,量种盘与漏种板移动配合处设有定位件。
所述的双孔为大小相等的纵向间隔而相对靠近的两个孔,每个孔的尺寸相当于可容纳二粒稻种之尺寸。稻种下播(种子落下)前于量种盘中装入稻种,使量种盘与漏种板处于装种复位位置,此时量种盘上的量种孔与漏种板上的漏种孔错位,量种孔被下面漏种板的孔间区所封堵,量种孔中稻种不下播。播种时移动量种盘,使量种孔与漏种板上的漏种孔对应,稻种下播。由于量种孔是双孔,两孔大小相同,每孔可容纳二粒稻种,故移动半程,一量种孔对应一漏种孔,通过每漏种孔播下二粒稻种;移动全程,两量种孔对应一漏种孔,通过每漏种孔播下四粒稻种(漏种孔孔径相当于量种孔双孔及其间隔区之和)。如此,可经每漏种孔播下二粒或四粒稻种。
所述的双孔也可以是一大一小的两个孔,大孔尺寸相当于可容纳二粒稻种之尺寸,小孔尺寸相当于可容纳一粒稻种之尺寸。如此,可经每漏种孔播下一粒或三粒稻种。
所述的量种盘与漏种板相对移动半程及移动全程,是经所述的定位件限位的。定位件包括设于漏种板上的滑槽和与之配合的设于量种板上的螺钉,以及设于漏种板后端手把处上延的挡壁和与之对应的设于量种板后端手把处的挡块插孔及插拔于其内的挡块。滑槽和螺钉的配合适于移动全程定位,量种盘移动,其上螺钉抵达滑槽下端限位对应全程移动。在量种盘的挡块插孔中插入挡块,移动时漏种板的挡壁抵达于挡块时,对应半程移动,拔去挡块则对应于全程移动。
所述的漏种板下底部设有定位柱,适合与育秧盘的相对定位。
本精量播种器,量种孔双孔每大孔尺寸为9.8×6.0mm。
本精量播种器,漏种板上面对应定位柱圆孔外围设矩形盲孔,量种板移动时不会夹种。
本实用新型水稻抛秧精量播种器由于设有量种盘和漏种板,稻种于量种盘中随量种盘的移动,通过量种孔和漏种孔下落于育秧盘,完成播种,其运动方式合理有效;并由于量种孔为平行的双孔,故既可通过每漏种孔播下二粒或四粒稻种,也可替换本实用新型之另一播种器播下一粒或三粒稻种,实现精量播种。本精量播种器漏种板相对育秧盘固定,量种盘移动下播稻种,故只需单手移动作业,方式是拉动量种盘后端(手把处),可同时用手指顶住漏种板后端,实现移动,操作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精量播种器量种盘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精量播种器漏种板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精量播种器另一量种盘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清量播种器一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 水稻抛秧精量播种器,设有一量种盘1,量种盘1外底面可纵向移动地靠合有一漏种板2,其结合是经量种盘下底槽口将漏种板插入其中实现,槽口底面为分段式而形成分段槽,使量种盘移动更顺。量种盘1底面开设排布有量种孔11,该量种孔为平行设置的双孔,该双孔为大小相等的两个孔,每个孔的尺寸相当于可容纳二粒稻种之尺寸,其孔径为9.8×6.0mm,双孔纵向间隔而相对靠近。漏种板2上开设排布有可与量种孔11对应的漏种孔21,错位时量种孔被漏种板上漏种孔间隔区封堵,对位时量种孔与漏种孔贯通。漏种板2上设有若干滑槽24,与之配合的是于量种板1上设有下置螺钉14,漏种板后端手把处设有上延的挡壁23,与之对应的是于量种板后端手把处开设有挡块插孔12并设有可插拔于其内的挡块(图中挡块未画出,其横截面与插孔12同形)。漏种板2下底部设有定位柱22。
实施例2 本例精量播种器,量种盘上的双孔为一大一小的两个孔,大孔尺寸相当于可容纳二粒稻种之尺寸,小孔尺寸相当于可容纳一粒稻种之尺寸。其他构造与上例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鸿,未经徐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26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