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机油冷却器无效
申请号: | 99253001.6 | 申请日: | 199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4050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生;王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邗江县滨江机械配件厂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1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机油 冷却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机油冷却器。
发动机、工程机械以及一些机床在工作状态下都有高压、大流量的高温液压油通过冷却器和风扇来冷却并循环使用,但现有的机油冷却器往往达不到70%的标准冷却效率,例如一种包括上下油室,上下油室之间层层间隔排列的散热翅片和若干贯穿散热翅片并与上下油室相通的矩形状散热管构成的冷却器,这种冷却器在高压油的作用下,矩形状的散热管常出现破裂漏油而无法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散热管不易破裂,散热效率高的高效机油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效机油冷却器,包括具有进油口和出油口的上油室,下油室,上下油室之间层层间隔排列的散热翅片,贯穿散热翅片与上下油室密封固定并相通的若干散热管和上下油室内隔断板构成的散热管的并串相通,其特征在于散热管为园管,园管内设置螺旋状扰流环;扰流环的环外壁与管内壁相触;扰流环与园管同长,扰流环用单片金属薄带材旋转绕制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矩形状的散热管设计采用园管,增加了抗压力强度,因而在同样的油压下园管不易破裂,同时考虑到采用园管作为散热管后,特别是当园管直径大于10mm时,机油在流动过程中极易产生涡流现象,即沿管内壁的机油流速慢,中间的机油流速快,中间的机油未经充分的热交换流出,大大降低了散热效果,因而在管内设置了螺旋状扰流环,完全消除了涡流现象,并适当延长了中间油的流动路程,增加了热交换的时间和条件,大大增加了散热效率,不但可以达到现有散热效率,还可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散热管提高抗压力强度,不易破裂和提高散热效率的目的。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管单管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管翅片单片俯视示意图;
附图中:1进油口,2散热管,3出油口,4上油室,5扰流环,6下油室,7散热翅片,8隔断板。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由上油室4、下油室6,上下油室4、6之间层层间隔排列的散热翅片7,贯穿散热翅片7与上油室4和下油室6密封固定并相通的若干园管散热管2构成,上油室4上有进油口1和出油口3,上油室4内、下油室6内设置有隔断板8,隔断板8构成了园管散热管2的并串相通,每根园管散热管2内设置有用单片金属薄带材旋转绕制的扰流环5,扰流环5与园管散热管2同长,扰流环5的环外壁与散热管2内壁相触,工作中,高温高压机油经进油口泵入,在上油室4内的隔断板8的隔断下,机油仅仅充满了被隔断的部分上油室4,并进入并联状各园管散热管2,在扰流环5的作用下,高温机油既沿管内壁流动,并同时沿扰流环5的内外壁旋转流动,沿园管内壁流动的机油有充分的热交换条件,沿扰流环5流动的机油由于延长了流动路程,相应的增加了在管内的流动时间,也在一定的流动速度下,沿旋转角与管内壁碰撞,因而具有了充分热交换的时间和条件,最终冷却后的机油经出油口3到各工作点。本实用新型采用园管作为散热管提高了散热管的抗压力强度,设置扰流环提高了散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邗江县滨江机械配件厂,未经邗江县滨江机械配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30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防护套的阀门
- 下一篇:带空气净化装置的空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