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吸尘器无效
申请号: | 99253148.9 | 申请日: | 199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3956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13 |
发明(设计)人: | 潘云鹤;孙守迁;庄越挺;陈纯;杨颖;门素琴;江辉;侯宏伦;周立钢;诸晓琴;朱世祥;马翔;李棫;荀小翔;蔡中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L5/00 | 分类号: | A47L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吸尘器 | ||
1.一种智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超声发射电路[3]在单片机时序信号和多路选择电路[4]的控制下,发射固定频率的超声波,其中超声频率由超声脉冲发生电路[2]决定,然后超声接收电路[5]在单片机时序和多路选择电路[4]的控制下接收超声波反射信号,接收的信号经过信号处理电路[6]作进一步处理后,输入单片机[1]中断脚,由单片机的程序进行复杂的判断、计算,并且产生步进电机的控制信号,最后由电机驱动电路[7]直接驱动电机做出相应的直行或左右转的动作,电源部分是由电源调整器[8]提供,所说超声波信号产生的振荡电路是一个555芯片,它与外围的电阻:电阻[R1]、电阻[R11]、电阻[R12];电容[C1],共同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振荡的产生是由电源VCC经过电阻[R1]、电阻[R11]、电阻[R12]向电容[C1]充放电而形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它的单片机控制电路,主要由单片机以及相应的外围电路构成,单片机输出循环扫描信号,在吸尘器运行过程中单片机[1]向1~6脚这六个I/O口循环输出路选信号,通过这些路选信号,控制多路选择模块中的模拟开关,从而实现信号发射和接收的循环控制,其中1、2、3脚这三个I/O口分别控制三路信号的接收;4、5、6脚这三个I/O口分别控制三路信号的发射;信号处理,外部接收信号经多路选则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后最终接入单片机[1]的12脚INTO端,单片机接收到信号后,作相应的判断及处理,从而确定转向的策略;驱动信号的产生,单片机[1]的21、22、23、24脚和25、26、27、28脚是独立的两组I/O口,分别经一个缓冲器与一个四相步进电机驱动器相连,单片机[1]根据已确定的转向策略,向两控制口输出驱动信号,控制电机实现转向功能;另外,与单片机[1]的9脚RESET端相连的电阻电阻[R26]、电阻[R24],电容[C23],按键开关[S1]共同构成了单片机的复位电路,当[S1]按下时整个系统复位,单片机的18、19脚外接晶振[J1]和电容[C21]、电容[C22],它与单片机的内部电路共同构成单片机的振荡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信号处理电路是由跟随器,滤波电路,比较电路三部分组成,集成运放[F7]是一个信号跟随器,它有较高的输入电阻和较小的输出阻抗,信号由运放的3脚输入,6脚输出,输出信号始终跟随输入信号的变化,因而在电器上起到了一定的隔离效果,运放[F5]、[F6]以及相应的外围电阻[R19]、电阻[R22]、电阻[R21]、电阻[R2]、电阻[R25]、电阻[R27]和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共同构成了滤波电路,该电路的滤波特性是利用运放的截止频率由外接电容决定而实现的,电路的通频带宽由电容[C17]、[C18]、[C19]、[C20]电容值决定,经过滤波后的信号经电容[C16]耦合到运放[F4]的2脚,运放[F4]与电阻[R20]、电阻[R23]、电阻[R28]构成有滞回的比较器,比较电平由电阻[R20]、电阻[R23]的阻值和与电阻[R28]的阻值之比决定,当运放[F4]的2脚上的信号达到比较电平时运放[F4]的6脚上就跳变一下(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最后,产生的方波经二极管[Z1]截去负边信号,再经二个缓冲器整形,送往单片机的中断脚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314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