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车载电话固定座无效
申请号: | 99253798.3 | 申请日: | 199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4058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15 |
发明(设计)人: | 沈玟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玟宏;峰捷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领弟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载 电话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辅助件,特别是一种汽车车载电话固定座。
如图1所示,习用汽车车载电话固定座系由座体11及汽车电源插头座55组成。当使用者使用时,将汽车电源插头座55插入汽车电源插槽座,如点烟器插座内即可。
但有些车款的排档杆较接近其电源插槽座,故此时若使用习用的汽车汽车车载电话固定座,便会使排档杆无法移至P档,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适用于各种车款、安装方便、使用性能好的汽车车载电话固定座。
本实用新型包括座体及连接结构;座体上设有两个连接座;连接结构以可拆卸连接安装在座体的一个连接座上。
其中:
座体上的一个连接座为插槽座;连接结构为包括汽车电源插头及活动座的汽车电源插头座;活动座底部设有可直接插入座体插槽座内的插座体。
座体上的另一个连接座为中心设有螺孔的齿冠,座体底部设有直流电压源充电插孔座;连接结构为包括相枢接的两活动座及承座的辅助固定结构的连接结构;相枢接的两活动座分别与座体及承座连接。
活动座底部的插座体的两侧设有凸起状卡榫。
座体的设有齿冠及插槽座一侧上方设有圆形喇叭孔洞座。
活动座为一侧设有齿冠的圆盘;圆盘的中心处设有贯穿的通孔;其另一侧自边缘垂直延设连接臂,连接臂端部设有固定孔,端部内侧设有齿冠;两活动座以穿过其连接臂上固定孔的螺丝连接,其内侧相对的齿冠可相对转动。
承座为一侧设有齿冠的方形固定板,于齿冠中心处设有螺孔;活动座藉由穿过其上通孔并与承座上螺孔螺合的螺丝与承座连接,并使其上齿冠相对。
承座的另一侧设有吸附元件。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座体及连接结构;座体上设有两个连接座;连接结构以可拆卸连接安装在座体的一个连接座上。使用时,使用者可依实际情况,将连接结构安装在座体上两个连接座其中合适的一个连接座上,当用于另一实际情况时可将安装在前述连接座上的连接结构拆卸,并将连接结构安装在另一连接座上,不仅可适用于各种车款,而且安装方便、使用性能好,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习用的汽车车载电话固定座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立体图(连接结构为汽车电源插头座)。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连接结构为汽车电源插头座)。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连接结构为辅助固定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连接结构为汽车电源插头座)。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连接结构为辅助固定结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座体10及连接结构50(50’)。
座体10上设有圆形喇叭孔洞座18、齿冠12、插座槽16及直流电压源充电插孔座40。齿冠12、圆形喇叭孔洞座18及插座槽16位于座体10侧面,齿冠12中心设有螺孔14,以供锁合为辅助固定结构的连接结构50’。圆形喇叭孔洞座18位于齿冠12上方,以方便车载电话声音的传播。插座槽16位于齿冠12下方,以供为汽车电源插头座的连接结构50固定。直流电压源充电插孔座40位于座体10底部,以供当无法使用汽车插头座来固定本实用新型时,便于对车载电话充电。
连接结构50为汽车电源插头座,其包括汽车电源插头52及活动座56。汽车电源插头52一端设有带固定孔54的齿冠53;活动座56由连接臂565及插座体566构成,连接臂565中心处设有带固定孔561的齿冠562,插座体566位于连接臂56 5的底部,且插座体566的两侧设有凸起状卡榫568。汽车电源插头52与活动座56间系以穿过汽车电源插头52及连接臂565的固定孔54、561的横向螺丝563枢接,使汽车电源插头52能藉齿冠53、562而上下旋转。
当拆卸为汽车电源插头座的连接结构50时,可装设为辅助固定结构的连接结构50’,以辅助将本实用新型的座体10固定于车体上。
如图4所示,为辅助固定结构的连接结构50’包括两活动座20及承座30。其中活动座20为一侧设有齿冠215的圆盘21,圆盘21的中心处设有贯穿的通孔213,活动座20的另一侧自边缘垂直延设连接臂22;连接臂22端部设有固定孔223,端部内侧设有齿冠225。承座30为一侧设有齿冠32的方形固定板31,于齿冠32中心处设有螺孔325。承座30的另一侧设有吸附元件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玟宏;峰捷企业有限公司,未经沈玟宏;峰捷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37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