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标记的琴弦无效
申请号: | 99254311.8 | 申请日: | 199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4217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28 |
发明(设计)人: | 郎红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郎红阳 |
主分类号: | G10D3/10 | 分类号: | G10D3/10 |
代理公司: | 清华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记 琴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乐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琴弦结构的设计。
在用弓演奏的弦乐学习中,一直强调运弓的平直性。这是弦乐演奏的基本功之一,它不仅是音质的保证、优美姿势的必备条件,更是一切基础的基础。但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没有科学理性的学习方法,一直只强调感性的认识,使得初学者很难掌握其要领,往往需漫长的时间才能得以掌握。
众所周知,由于弓与弦的平面并不是水平面的,因此肉眼较难判断弓在弦上的准确位置,又由于琴弦与指板之间有一段空间,更加大了判断琴弦在琴马与指板中间位置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带标记的琴弦,可帮助初学者和演奏者很快找到弓在弦上的准确位置,用科学、理性的方法,从一开始就能在最佳位置上演奏,从而得到感性认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还可有利于改变音质的研究。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标记的琴弦,包括琴弦本体,其特征在于,在琴马顶端与指板端头的中心处的琴弦本体部位设置有区别与本体的标记。
所说的标记部位的表面可为具有区别于本体其余部位表面的不同颜色。
所说的标记部位的截面尺寸可略大于本体其余部位的截面尺寸;可为与其余部位圆滑过渡的梭形结构。
所说的标记也可是设置该琴弦本体表面的薄层;所说的薄层长度可为0.1mm~20mm:所说的薄层厚度可为1μm~500μm。
所说的标记部位的长度可为0.5mm~20mm。所说的标记部位内的最大截面尺寸可比本体大2mm。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传统的各类琴弦,只需在所说部位加上标记即可。传统制作提琴琴弦的材料很多,如动物的肠衣、尼龙、金属等,标记可根据不同的材料选择不同的方法制成,以保证其可识辨性与牢固性。
使用本实用新型特别有助于初学者准确找到标准的位置,增加初学者的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截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设计出四种带标记的琴弦实施例,结合各附图分别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为用金属丝制作的大提琴琴弦13。其本体核心为金属丝131,其外再缠有一层致密的金属丝132,位于琴马顶端11与指板端头12的中心处设置有用涂料制成的标记133,如图1、图2所示。其标记部位的截面结构如图3所示,中心为金属丝131,中间层为缠绕的金属丝132,外表面层为与本体表面具有不同颜色的涂料层133构成标记,如图3所示。该涂料层可用电镀、喷涂、刷涂、化学涂、激光涂、滚涂、辐射固化等常规方法涂覆。该涂料层的长度为20mm,厚度为300μm。
实施例二为用金属丝制作的中提琴琴弦。其本体结构与实施例一完全相同,其标记部位的位置也与实施例一相同,如图1、2所示,其标记部位的截面结构如图4所示,中心为金属丝41,中间层为缠绕的金属丝42,外层表面层为电镀一层与本体表面具有不同颜色的金属薄层43,其标记部位的长度尺寸为10mm,厚度50μm。
实施例三为用尼龙丝制作的小提琴琴弦。其本体13核心为尼龙丝,其外缠有金属丝,该金属丝具有两种不同的颜色,即位于琴马顶端11与指板端头12的中心部位为一种颜色构成标记,其余部分为另一种颜色,如图1、图2所示。其标记部位的截面结构如图5所示,中心为尼龙丝51,外层为缠绕的与其余部分不同颜色的金属丝52。该标记长度尺寸为5mm,截面尺寸与本体相同。
实施例四为用金属丝制作的低音提琴琴弦,其本体核心为金属丝,其外再缠有一层致密的金属丝,位于琴马顶端与指板端头的中心部位的金属丝为梭形制成的标记,其标记部位的截面结构其标记部位的截面结构如图6所示,中心为金属丝61,外层为具有不同截面尺寸且与其余部位圆滑过渡的金属丝62。该部位的长度尺寸为20mm,截面最大尺寸比本体13大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郎红阳,未经郎红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43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器开关免焊接结构
- 下一篇:改进结构的套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