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跟踪喷液机构的大锥度线切割机线架无效
申请号: | 99254563.3 | 申请日: | 199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3969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20 |
发明(设计)人: | 潘伯郁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伯郁 |
主分类号: | B23H7/10 | 分类号: | B23H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跟踪 机构 锥度 切割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切割机床的锥度切割装置,具体是一种带跟踪喷液机构的大锥度线切割机线架。
现常见的锥度切割装置多是在普通线切割机的线架悬臂⊥吊挂一付纵横拖板来实施,显然带有凑合性质,其稳定性不佳,且锥度范围较窄。专利号为99203766.2的“电火花线切割机五轴大锥度线架”比较先进,但相对复杂,成本高,不利于现时的普及。而向切割区喷洒冷却液的问题尚未有好的方案,现有的漏缝槽式装置不能把冷却液准确引入切割区,且冲刷力度不足,效果不好。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专为大锥度切割设计的稳定性好、结构简洁,并能把冷却液始终喷向切割区的带跟踪喷液机构的大锥度线切割机线架。
本实用新型以下述方案实现:在控制上导轮作三维移动的立柱、悬臂和拖板内均设有丝杆,在线架的移动头和下线臂上安装一对彼此平行联动的水平转轴,转轴前端分别安装上、下导轮,转轴后端连接可伸缩的连杆两端,上、下喷咀各通过一对推杆及一个撑档,跟连杆和转轴构成两组联动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再在上述两个转轴后端延伸段上各安一个导轮。
另外把连杆、推杆和喷咀做成空心连接,形成把冷却液经连杆、推杆引入喷咀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由可伸缩的连杆和平行四边形结构的联动作用,当上导轮随移动头作三维移动时,使上、下导轮面、电极线跟连杆机构始终保持在共一平面内,保证电极线稳定、顺利运行,适应斜度变化的范围也大。还有上下喷咀也始终保持与电极线平行,把冷却液准确、有力地喷向切割区。与专利号为99203766.2的“电火花线切割机五轴大锥度线架”相比,省却了控制转轴联动的两个步进电机,还解决了冷却液喷洒问题。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为了满足稳定性和精度的要求,线架的立柱1、悬臂2和拖板5专为大锥度切割设计,内均设置丝杆,以控制上导轮12随移动头11相对于下导轮17作三维移动,使电极线在较大范围内形成各种斜度,实现大锥度切割作业。一对转轴9、15分别在移动头11和下线臂14内可转动任意角度,它们的后端与可伸缩的连杆7、推杆3、4、19、20、撑挡10、16及喷咀6、18互相连接成两组联动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当机器运作时,导轮面、电极线跟联动机构始终保持在共一平面内,保证电极线稳定、顺利运行;而喷咀6、18也始终保持与电极线平行状态,实现对切割区跟踪喷射冷却液之目的,显著改善了切割效果。
转轴9、15之后端延伸段上的一对导轮8、13把来自上导轮12的电极线引到下线臂14内与来自下导轮17的电极线一起从下线臂14的后端引出;连杆7与推杆3、4、19、20及喷咀6、18之间作空心连接,形成冷却液通道。这样,使得整个装置结构紧凑、简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伯郁,未经潘伯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45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助力车的二次补氧化油装置
- 下一篇:线切割机床的大锥度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