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异型镀膜汽车防眩目车灯无效
申请号: | 99255344.X | 申请日: | 199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4017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18 |
发明(设计)人: | 鹿世金;费业泰;丁苏红;王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S8/12 | 分类号: | F21S8/12;//F21W10110 |
代理公司: | 机械工业部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 代理人: | 孙文彩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型 镀膜 汽车 眩目 车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照明灯,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汽车安全行驶防眩目的车灯。
现有的汽车前照明灯,为了夜间安全行驶交会,防止眩目,已有以下几种类型:1、采用远近光灯两套照明灯,会车时用近光灯以防眩目,虽有一定效果,但使用不方便;2、采用反射镜,如单一反射镜、复合反射镜、共焦反射镜、多椭球反射镜等;3、改进灯罩,如栅格形或特殊形状及材料的灯罩等;2和3这两种改进仍未能很好地解决眩目问题;4、采用偏振光原理构成的车灯,存在增加设备以及行车走向等问题,不实用;5、采用光电控制系统,自动指令控制对方车灯亮度,以防眩目,但设备复杂,造价太高,难以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施的,特别适于汽车安全行驶防眩目的异型镀膜汽车防眩目车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异型镀膜汽车防眩目车灯的整体结构是由灯泡、反射罩、组合镜和配光镜组装而成的。主要的改进在于组合镜和灯泡。组合镜是一个由多片上下面各镀有反射膜和吸收膜的玻璃单片粘叠成一体的透明镀膜组合镜片;灯光圆周下面1/3的表面上镀有反射镆。
组合镜是由每片厚1.8毫米的上面镀有反射膜,下面镀有吸收膜的透明单片玻璃,其层间用光敏胶粘结、垒叠而成的。
本车灯的组装是组合镜放置在灯泡和配光镜之间;对于一体化前大灯,组合镜放置在配光镜前面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防眩目效果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组合镜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组合镜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灯泡安装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况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的汽车照明灯的一种改进。灯的整体结构如图4所示,由灯泡7、反射罩6、配光镜9、组合镜1组成。显著的特点是比现有的车灯多了一个透明镀膜组合镜1,以及灯泡7上镀有反射膜8。
组合镜1如图1所示,是由多片双面镀膜的玻璃镀膜单片2粘结叠合而成的。玻璃镀膜单片2如图2所示,是由单片透明玻璃其上面镀反射膜3,下面镀吸收膜4制成的。本实施例所选用的是1.8毫米厚的单片玻璃。其上面镀的反射膜3是铝膜,也可以是其他材料的膜;下面镀的吸收膜4,可以是碳黑或金属钨等材料的膜。将各镀膜单片2上面的反射膜3与下面的吸收膜4依次由光敏胶5粘贴,垒叠成一体,端面再抛光,便可形成本实用新型的组合镜1。
本实用新型的灯泡7如图3中所示,其圆周下面的1/3表面上镀有反射膜8,也采用铝膜,也可以是其它材料的反射膜。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镜1,当被灯泡7照射,其眩目光被组合镜1中的反射膜3反射到路面,如A光束或B光束;也或变成平行光,如D光束。由于灯泡7的下部分镀的反射膜8,灯泡7的灯丝O向下的光直接被其反射膜8反射到反射罩6的抛物面Q,而后变成平行光射出,如图3所示。C光束是整个光源发射出的极少一部分且是很微弱的眩目光,它的出现是因灯泡7的灯丝O位置的随机性和灯丝O本身不是点光源所致,使有一部分光束绕过了灯泡7上的反射膜8射向反射罩6的抛物面Q,在行进的过程中被组合镜1的吸收膜4多次吸收、反射而被减弱,从而获得防眩目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型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对于由分离器件组装的普通车灯,它由灯泡7、反射罩6、组合镜1、配光镜9构成,组合镜1放置在灯泡7和配光镜9之间。另一种是对于现有的一次性生产的不可拆卸的一体化大前灯,只需将组合镜1放置在配光镜9前面即可,同样能达到防眩目的效果,如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53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