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静态布光的角度可调式灯光架无效
申请号: | 99255720.8 | 申请日: | 199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4225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07 |
发明(设计)人: | 雷兆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兆云 |
主分类号: | F21V21/34 | 分类号: | F21V21/34 |
代理公司: | 杭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红,余木兰 |
地址: | 3100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静态 角度 调式 灯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光架,特别是一种用于静态布光的角度可调式灯光架,它主要适用于电视演播室中对冷光源的静态三点布光场合。
电视是灯光艺术,布光技巧关键在于光比,特别对静态三点布光尤为重要,电视2∶1的光比对逆光、主光、副光之间照度的比例更是人物脸型在画面中的重要因素。逆光强头发光发白,双肩限幅。主灯太强,成阴阳脸,鼻子会歪,鼻影太深。副光太强脸成平板状,没有层次。逆光太弱,人物与背景分不开,没立体透视感,等线三角形的鼻影无法出现,对脸部用光无法造型,副光太弱,人物脸显黑,无眼神光,人物显得不精神。所以,这三点之间的光比必须达到2∶1的比例。但现有技术中的演播室用的是固定灯光架,它由轨道和吊灯滑车移动。使用时只能靠吊灯滑车在铝合金轨道上平行滑动,而整体杆无法前后左右移动,更无法左右调角度。这在实际使用中始终存在适用性差的缺陷,且该缺陷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从而使得播音员的形象不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既可前后、左右滑动、又可改变角度大小的用于静态布光的角度可调式灯光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角度可调式灯光架包括吊灯滑轨,其结构特点是还设置有万向轮及上滑轨,万向轮由装有上滑轮的上部及装有下滑轮的下部组成,上、下部之间通过中心轴活动连接,上滑轨及吊灯滑轨均设置在万向轮上,且吊灯滑轨为无约束地设在万向轮上。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上滑轨至少有两根,它们分别设在万向轮上部的上滑轮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1、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靠;2、不仅能前后、左右调节,而且能调节角度,适用范围广,使用成本低;3、填补了现有技术压光找光比的空白及用绿色灯光(三基色冷光灯)须用混合光论点的空白,是对我国电视灯光设备的一大突破。
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万向轮为主视图)。
图2为万向轮的下部转动90°后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逆光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6、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主光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8、图9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修饰光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10、图11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副光时的俯视图。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详述。
参见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上滑轨2、吊灯滑轨1及万向轮3组成,上滑轨2及吊灯滑轨1均设置在万向轮3上,其中上滑轨2至少需要两根。万向轮3包括上部3-1及下部3-2两大部分,在上部3-1及下部3-2上分别安装有上滑轮3-1-1及下滑轮3-2-1,上、下部3-1、3-2之间通过中心轴3-3活动连接。为保证在前后可调及角度可调的情况下,能左右可调,故吊灯滑轮1为无约束地设在万向轮3上。
使用时,上滑轨2的上端固定在播音室的内顶上,吊灯滑轨1上安装有照明用的灯。当要前后调节时,只要在万向轮3的上部3-1中,使上滑轮3-1-1在上滑轨2上移动即可;当要左右调节时,只要使吊灯滑轨1在万向轮3下部3-2的下滑轮3-2-1上移动即可;而要调节角度的话,只要使万向轮3的下部3-2转到所需的角度即可,因为万向轮3的下部3-2可沿中心轴3-3转动360°。
参见图4、图5,图4是在使用逆光的情况下,将吊灯滑轨1向前移,播音员4头发光、双肩显亮,轮廓光强,有透视感、立体感,播音员4与背景托开,有层次。图5将吊灯滑轨1向后移,将播音员4头发光、双肩光调整到合适的光比,头发光、双肩光要明显,但不能限幅。5可为三基色冷光灯。
参见图6、图7,这是在使用主光的情况下,图6中播音员4脸胖,左脸单面受光,人显瘦,成阴阳脸;图7中播音员4脸瘦,左、右脸均匀受光,也就是大平光,播音员4显胖。
参见图8、图9,这是在使用修饰光的情况下,图8为修饰胖脸播音员的右脸,因主光照射不足,起到修饰和谐作用,注意光比,不出现鼻影为准。图9为修饰瘦脸播音员4,此角度主要修饰右脸,右脖阴影,提高眼神光,使脸丰满精神。
参见图10、图11,这是在使用副光的情况下,图10的吊灯滑轨向前,若播音员4画面脸部太亮,主光造型出现后,等线三角形鼻影消失,说明副光太强,应将吊灯滑轨1向后拉至合适的光比,图11中的吊灯滑轨1向后,若将吊灯滑轮1向前移,播音员4脸、眼神均提光,同时可使背景也加强亮度。画面的好坏,副光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兆云,未经雷兆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57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