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架线机无效
申请号: | 99255848.4 | 申请日: | 199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3981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27 |
发明(设计)人: | 翟东明;王宗英;吴宝麟;郭兴无;樊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铁路局西安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1D15/00 | 分类号: | B61D15/00 |
代理公司: | 铁道部科技情报所铁路专利咨询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董惠石,李子安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化铁路 接触 网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架设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接触导线和承力索的架线机。
在公开号为CN1191203A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架设接触网接触导线和承力索用的架线机。该架线机包括一个支承在轨行机构上的机架,机架上设有缠有接触导线或承力索的卷筒,一套用于放线和施加拉应力的拉应力施加装置和一套用于调节高度和侧向位置的导向装置,其结构复杂、成本高,且不能用于旧线的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的架设接触网的机械,该机械的结构较公知技术简单,制造方面投入较少,操作更加简便,能保证接触网的架设质量,而且可用于旧线索的收线工作。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架线机实现的。它有一台可走行于钢轨之上的平车,平车上设置:由驱动装置带动转动的缠有接触导线或承力索的线盘,支撑和带动线盘转动的线盘转轴水平放在线盘支架的轴承上,并通过线盘转轴一端的拨杆与驱动齿轮上拨叉的嵌合与驱动装置连接;架设线索时的张力施加装置,由两对沿机械纵向前后排列的带槽卷筒组成,横向并排的两个卷筒共用一根轴,架在卷筒架上;调节线索架设高度和横向位置的导向装置,是由几根同轴套在一起的,在驱动装置带动下可沿高度方向移动的伸缩管组成,在伸缩管的顶端,沿机械横向,水平固定两条导轨,各导轨上装有在驱动装置带动下可作水平移动的导向支架,导向支架内装有垂直辊轮和水平辊轮;排线装置,由门架、摆杆、油缸和导向支架组成,用于收线作业时,将线索有序地收缠在线盘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更加简便,能保证接触网的架设质量,而且可用于旧线索的收线工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架线机的主视图;
图2为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架线机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II方向视图;
图4为图1中I方向视图;
图5为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架线机的排线装置的侧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架设接触导线1和承力索2的架线机有一台可以在轨道上走行的平车3,平车3的一端设置柴油发动机34,用于向液压机组35提供动力,液压机组35用于启动该机械上的各液压驱动装置和起重机31,29为动力散热装置,30为操作控制台。
缠有接触导线1和承力索2的两个线盘4架设在平车3中部的线盘支架26上,为方便地装卸线盘4,支架26上用于支承线盘轴22的部件为上下可以打开的轴承座。当装卸线盘4时,轴承座打开,线盘放置到位后上下轴承座闭合。如图3所示,线盘轴22是通过其一端与其垂直的拨杆25与齿轮付被动齿轮20内侧上的拨叉23的嵌合与驱动装置连接的。
张力施加装置5位于平车3的一端,它由两对卷筒7组成,每对卷筒7沿机械纵向前后排列,横向并排的两卷筒7共用一根轴8,两对卷筒7由各自的液压马达12,通过星行减速制动器13和齿轮付14带动转动。每个卷筒7上有多条槽,在卷筒架15沿机械纵向前后两端在靠近卷筒7周边的位置上装有压紧辊轮16,在螺旋手柄42的驱动下,辊轮16沿机械纵向作水平移动,用于压紧嵌在卷筒7槽内的线索,增加线索与卷筒7的磨擦力。
起重机31与导向装置6装在平车3的另一端,起重机31靠近线盘4安装,用于线盘4的装卸。导向装置6用于线索架设时调整线索的高低和横向位置。线索的高低位置由驱动装置带动伸缩管9作垂直移动调整;线索的横向位置,则是由驱动装置带动水平导轨10上的导向支架11作水平移动来实现的。如图4所示,导向支架11内,四周装有一对垂直辊轮18和一对水平辊轮17,要架设的接触导线1和承力索2分别从两个导向支架11内的辊轮中间穿过。由于承力索2的架设高于接触导线1,因此在导向装置6的上部装有两个水平导轨10和导向支架11,用于引导承力索2的导向支架11和水平导轨10固定在最高一节伸缩管9的顶端,用于引导接触导线1的导向支架11和导轨10固定在稍低一些的伸缩管9的顶端。
为便于接触导线1和承力索2从导向支架11的4个辊轮中穿过,将上部一个水平辊轮17固定在一个可绕其一端转轴27转动的扣件28上,该水平辊轮17可随扣件28一起绕轴27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铁路局西安科学技术研究所,未经郑州铁路局西安科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58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