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沉淀器无效
申请号: | 99257578.8 | 申请日: | 199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4148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澄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澄清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12 吉林省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淀器。
沉淀器一般是指自然沉淀器和澄清器。澄清是一种利用活性泥渣与水充分接触沉淀分离水中悬浮物的方法。在沉淀器的沉淀分离区加装斜管或斜板等倾斜引导部件可以提高沉淀分离效率,沉淀面积越大沉淀效率越高。现有技术是在澄清器或沉淀器内沿水平方向累叠设置倾斜引导部件,在单位占地面积上沉淀面积的增大幅度较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沉淀大占地面积小的沉淀器。
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一种沉淀器,具有一壳体,一设置在壳体上的进水管,一排泥管和一清水出水管,在壳体内沿垂直方向重叠设置至少一组由多个倾斜引导部件组成的沉淀室,引导部件具有一进水端和一与清水出水管连通的出水端,在倾斜引导部件的下端设置泥渣室,排泥管与泥渣室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决方案包括:
倾斜引导部件沿圆周方向对称布置或沿直线方向对称布置;
在对称布置的倾斜引导部件中间形成进水及沉淀通道,在通道内设置一混合管,混合管的一端与进水管相连通,另一端与排放锥管连接,在对称布置的倾斜引导部件的另一端,在倾斜引导部件与壳体之间设置一清水室,清水出水管与清水室连通;
构成混合管的一端与进水管相连通的部件包括:一与进水管连接的喷嘴;一连接在所说混合管上的伞形罩,一连接伞形罩的设置在伞形罩和壳体之间的栅架;或者包括:一连接在混合管上的伞形罩,一连接伞形罩的设置在伞形罩和壳体之间的栅架,一由电机带动的置于混合管内的轴杆,在轴杆的一端安装一叶轮;或者包括:一与进水管连通的进水母管,在母管上至少连接一个喷嘴,与每个喷嘴对应的连接在所说混合管上的伞形罩,一连接伞形罩的设置在伞形罩和壳体之间的栅架;
排泥管设置在壳体的底部侧面,在置于壳体底部中间的栅架和排泥管之间设置一积泥隔板;
在倾斜引导部件侧向一端设置一进水配水室,配水室与引导部件的进水端连通,在倾斜引导部件侧向另一端设置一清水室,清水室与倾斜引导部件的出水端以及清水出水管连通,倾斜引导部件的下端与一泥渣室连通,倾斜引导部件的上端与一轻物质收集室连通,轻物质收集室与轻物质排出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由这样的一种沉淀器来实现,该沉淀器具有一壳体,在壳体上部设置的一进水管和一轻物质排出管,在壳体底部设置的排泥管,侧面设置一清水出水管,在壳体内沿垂直方向重叠对称设置至少一组由多个倾斜引导部件组成的沉淀室,引导部件具有一进水端和一与清水出水管连通的出水端,在倾斜引导部件的下端设置泥渣室,在对称布置的倾斜引导部件组中间形成进水及沉淀通道,进水管穿过沉淀通道,在对称布置的倾斜引导部件的另一端,在倾斜引导部件与壳体之间设置一清水室,清水出水管与清水室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设备处理量大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是密闭式水力喷射异向流澄清器的剖视图。
图2是密闭式机械搅拌提升异向流澄清器的剖视图。
图3是敞开式水力喷射异向澄清器剖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密闭式水力喷射异向沉淀器剖视图。
图6是敞开式侧向流沉淀器的剖视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密闭式异向流轻质物分离器剖视图。
参见图1,异向流倾斜式沉淀器是指在倾斜引导部件上的水流方向与泥渣流动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澄清,未经刘澄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75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遥控耕作蒲滚机
- 下一篇:排除地下检视井内淤积水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