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电脑控制太阳能开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57616.4 | 申请日: | 199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4029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明辉 |
主分类号: | F24J2/40 | 分类号: | F24J2/40;F24H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张爱莲 |
地址: | 0652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电脑 控制 太阳能 开水 装置 | ||
1、一种微电脑控制太阳能开水装置,包括水路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相互独立的单片机电路和开水箱加热器;
所述单片机电路包括单片机P、本振电路、及电源输入电路;单片机的输入端RB5-RB0分别连接上水筒的水温传感电路、开水筒的中水位传感电路、有无阳光辨别电路、上水筒的中水位传感电路、上水筒最高水位传感电路、及太阳能水箱水温传感电路;单片机的输出端RA3-RA0分别连接加热器,出水电磁阀电路,水泵电路、及进水电磁阀的执行电路;单片机的本振脚DS2-DS1分别连接电路C3和C4之间跨接晶振;单片机的电源脚VCC连接5伏,RTCC脚经电阻R16连接5伏,MCLR脚经并联电容C5、C6接地,同时还接5伏;
所述开水筒加热器包括开水筒的最低水位传感电路、水温传感电路、双或与非门IC8及延时电路;开水筒的最低水位传感电路输出和开水筒水温传感电路的输出分别连接双与非门的二个输入端,双与非门的输出连接延时电路的输入,延时电路的输出连接负载,负载是继电器、进水电磁阀、出水电磁阀、交流接触器、加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包括三个存贮部件,即非聚焦真空管太阳能水箱JLX、三挡水位上水筒C、及三档水位开水筒K;其中水箱JLX、和上水筒C与泵M、及顺时针单向阀DX2构成水路闭环;此闭环跟与顺序连接的水过滤器LS、电磁化水处理器DCH、进水电磁阀DC1、及供水方向单向阀DX1的串联友路相连;上水筒C经电磁阀DC2连接开水筒K进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水筒K的最低水位传感电路包括干簧管GH4、光耦合晶体管IC4、及其周围元件;干簧管GH4与电阻R10串联后跨接于地与电源之间,其连接公共结点再连接光耦合管IC4的输入端,IC4的集电极连接双与非门IC8输入脚2和经电阻R11连接电源,发射极接地;
水温传感电路T3包括温控器,其输出端连接双与非门IC8的输入脚4;
开水箱K的最低水位K1传感电路和其不温传感电路T3分别连接于双与非门IC8的输入脚入脚2和脚4,双与非门IC8的输入经电阻R17连接延时电路的三极管Q1的基极;
延时电路包括三极管Q1、延时器IC9、继电器J3、及其周围元件;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延时器IC9的输入脚2,延时器输出脚3连接继电器J3的线包,继电器触点串接于220伏市电与中线之间的交流接触器RC2和加热器R2的串联支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干簧管GH1、光耦合晶体管IC1及其周围元件;干簧管GH1与电阻R4串联后跨接于地线与电源之间,其连接公共结点再连接光耦合管IC1的输入端,IC1的集电极连接单片机的RB1端和经电阻R5连接电源5伏,而发射极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干簧管GH2与GH3,定时器IC2,继电器J1,光耦合晶体管IC3及其周围元件;干簧管GH2经继电器J1的触点开关和干簧管GH3及定时器IC2的输入脚2相连接,IC2的输出脚3连接继电器J1的线包,并且经电阻R8连接光耦合晶体管IC3的输入端,IC3的集电极连接单片机的RBZ端。而开水筒中水位K23传感电路的IC6的集电极连接单片机的RB4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温控器,其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RB0端或RB5端和经电阻连接电源,当温控器调到90WK的太阳能水箱的温控器连接单片机的RB0端;温控器调到80WK的上水筒的温控器连接单片机的RB5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光电管GM、定时器IC16、光耦合晶体管IC17及其周围元件;光电管GM与定时器IC16的输入脚2连接,IC16的输出脚3经电阻R29连接光电耦合晶体管IC17的输入端,IC17的集电极连接单片机的RB3端和经电阻R30连接5伏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光耦合晶体管IC10、功放三极管Q2、负载继电器J4、及其周围元件;光耦合晶体管IC10的输入端经电阻R19连接单片机的输出RA0端,IC10的集电极连接12伏电源,IC10的发射极经电阻R20连接功放管Q2的基极,Q2的发射极接地,Q2的集电极连经接负载继电器J4线包后再连接电源12伏,而继电器触点和电磁阀DC1的串联支路跨接于市电相线与中线之间;负载有电磁阀DC1、DC2,水泵M,交流接触器RC1及加热器R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明辉,未经王明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761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