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导体蓄电池无效
申请号: | 99257835.3 | 申请日: | 199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4166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24 |
发明(设计)人: | 程效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效清 |
主分类号: | H02J15/00 | 分类号: | H02J15/00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盖志军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蓄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半导体蓄电池。
目前,在半导体蓄电池方面的发明和应用还没有发现。现在大多使用的内燃机发动机运转时发出的噪音和排放的废气对空气的污染很大,如将内燃机驱动全部改为电动机驱动,上述不足之处可以解决,但电动机电源利用现有的铅酸电池存在蓄电池体积太大,蓄电量少,使用时间短,充电时间长等问题,所以人们期待一种简单、方便、新型半导体蓄电池问世。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体积小、蓄电量大的新型半导体蓄电池,达到充电快、使用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任务解决的方法是:半导体蓄电池由壳体、导线、充电极板、绝缘体、P型半导体板、n型半导体板、良导体板组成,它是在壳体内由左至右装上充电极板、绝缘体和焊接为一体的两边是良导体板中间是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组合体,壳体两侧和中间分别引出电极板和两良导体板的三条导线。
半导体蓄电池充电时,壳体左侧由充电极板的导线连接在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壳体另一侧的良导体板引出的导线连接在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它的原理是:外加直流充电电源,其正极接充电极板,负极接良导体板。从而使产生了静电场,其电场强度的方向在pn结中由P型半导体板指向n型半导体板,在电场力的作用下,n型半导体板上及贴近n型半导体板的良导体板上的自由电子,使穿过pn结进入p型半导体板和贴近p型半导体板的良导体板。随着充电时间的增加,在p型半导体板上主要是贴近p型半导体板的良导体板上便聚集着大量的自由电子而带负电,在n型半导体板上主要是贴近n型半导体板的良导体板上因失去大量自由电子而带正电。当n型半导体板及贴近n型半导体板的良导体板对其原子核外层电子的束缚力和外加静电场对它的吸引力相平衡时充电停止,此时外加直流充电电源切除,则n型半导体板及贴近n型半导体板的良导体板上的电位高于p型半导体板及贴近p型半导体板的良导体板上的电位。利用pn结单向导电性的特点,使得p型半导体板和贴近p型半导体板的良导体板上的聚集着的大量自由电子不可能作反向移动。
半导体蓄电池放电时,壳体中间引出的靠p型半导体板良导体板的导线和壳体另一侧引出的靠n型半导体板的良导体板的导线与负荷串连一起。
它的放电原理是:当在贴近p型半导体板的良导体板和贴近n型半导体板的良导体板的两端用导线和负荷连接时,由于两端电位的高低不同,在外电路上便有电流产生,电流的方向,在外电路由贴近n型半导体板的良导体板通过导线和负荷指向贴近p型半导体板的良导体板。实质上是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P型半导体板及贴近p型半导体板的良导体板通过导线和负荷向贴近n型半导体板的良导体板及n型半导体板移动。当n型半导体板和贴近n型半导体板的良导体板失去的电子获得后,其状态完全恢复到充电前的状态,下一充电过程重新开始。
充电极板及良导体板的材料可使用铜板,也可用金板、银板、铝板及将来的常温超导体板。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附图1为半导体蓄电池的主剖面图。
附图2为半导体蓄电池的俯视图。
附图3为半导体蓄电池的充电原理图。
附图4为半导体蓄电池的放电原理图。
如图1所示:1导线、2壳体、3充电极板、4绝缘体、5良导体板、6导线、7p型半导体板、8n型半导体板、9良导体板、10导线。
实施例:首先把良导体板5和p型半导体板7,n型半导体板8,及良导体板9之间的接触面均分别焊接牢,成一整体,靠良导体板5一侧装上绝缘体4和充电极板3,组装好后放入制作好的壳体2中,最后从充电极板3上引出导线1,从良导体板5上引出导线6,从良导体板9上引出导线10,当半导体蓄电池充电时导线1和10分别连接直流充电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当半导体蓄电池放电时,导线6和10与负荷串联。
这种半导体蓄电池体积小、蓄电量大,实用方便。
半导体蓄电池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负荷具体情况将半导体蓄电池连接成串并联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效清,未经程效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78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