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时立体显示效果器无效
申请号: | 99258274.1 | 申请日: | 199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4115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旭 |
主分类号: | G06T15/10 | 分类号: | G06T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宋志强,王琦 |
地址: | 10002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时 立体 显示 效果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时立体显示效果器。
现有技术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立体显示效果实现起来非常复杂,并且功能单一。如有一种市售的计算机显示卡,其可支持立体眼镜,其与立体眼镜相配合,可以用来玩专门设计的三维立体游戏。但是该显示卡,只是在玩专门设计的三维立体游戏时,才能达到立体效果,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其立体显示的原理是,首先要将游戏设计成立体显示游戏,即在编程时将游戏的显示画面按照立体游戏的特殊要求设计;在玩游戏时,显示卡在游戏软件的驱动下,分别渲染两个相互错开的画面,由该游戏软件通过显示卡控制立体眼镜的左眼镜片及右眼镜片的交替透光。观察不同的画面,从而达到立体效果。
可见其实现起来非常复杂,首先要将游戏特殊设计,其次显示卡的工作量非常大,其要以极快的速度渲染画面,否则达不到立体的效果。因而该种立体显示装置的缺点在于,其只能用于专门的立体游戏,观赏普通的影碟,就不会产生立体效果,因此局限性很大;并且由于对显示卡速度的要求很高,故该种立体显示装置的成本非常高;并且其很难安装在普通的电视机上而达到立体显示效果,故又影响了其普及。
另外,以图像数据处理的方式解决立体显示的问题,无论是以芯片还是软件实现,其实时性均不能得以很好的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实时的立体显示效果器,其成本低廉,应用广泛,可以对各种画面处理达到实时的立体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实时立体显示效果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场同步信号输入端、分频器、立体眼镜连接部分、行同步信号输入端、信号延时器、选通器、行同步信号输出端;其中所述的场同步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的分频器的输入端相连,该分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立体眼镜连接部分相连,该分频器的输出端并且与所述的选通器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的行同步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的选通器的一个第一输入端相连,该行同步信号输入端并且与所述的信号延时器的输入端相连,该信号延时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的选通器的一个第二输入端,该选通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的行同步信号输出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还可进一步包含一立体眼镜部分,其至少包含有镜架、对应于人体左眼的第一液晶片、对应于人体右眼的第二液晶片、连接及液晶驱动部分;其中,所述的第一液晶片及第二液晶片安装在所述的镜架上,所述的连接及液晶驱动部分与所述的第一液晶片及第二液晶片相连,所述的连接及液晶驱动部分与所述的立体眼镜连接部分相连。
其中所述的立体眼镜连接部分为一红外信号发射器,所述的连接及液晶驱动部分为一红外接收及液晶驱动电路。
其中所述的分频器为二分频器。
其中所述的选通器为二选一选通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还可进一步包含有:显示驱动电路、显示卡输出端口;其中显示驱动电路至少包含有场输出端、行输出端,显示卡输出端口可与显示器相连;该显示驱动电路的场输出端除与显示卡输出端口相连外,并且与所述的场同步信号输入端相连;该显示驱动电路的行输出端与所述的行同步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的行同步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卡输出端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实时立体显示效果器实现简单,成本低廉,应用广泛,可以对各种画面处理达到实时的立体显示效果,其可很容易就加到各种显示装置或显示驱动装置中,如加到显示器、电视机中,计算机显示卡中,从而令其达到立体显示效果。
以下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人对周围环境的空间感主要来自大脑的不断学习,是一种潜在的生活经验。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深度信息,其中主要有如下三种:1、静态深度信息:在观看照片时,人们可以通过物体的相互遮挡、近大远小、直线透视等多种方式来获得深度信息。2、运动深度信息:当观看运动的物体时,人们可以通过远、近物体移动的快慢来确定其相对深度。比如远处两棵树,大小相似、相互无遮挡,在区分远近时,只要左右移动一下就可以看出来。3、双目视差:对于近处的静止物体,人们主要通过视差来获得深度信息。视差是两只眼睛因观察点不同,造成看到的图像间略有差别,而形成的。
影片中的立体信息:一般的影片是由单个镜头拍摄成的,因而只包括静态深度信息和运动深度信息,而没有视差信息。
观看电视的分析:观看电视时,人通过静态、运动深度信息获得深度感,而双目视差起着负作用。双目视差使大脑感觉电视机屏幕是个平面,而不象个窗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旭,未经陈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82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