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型直流稳压电源无效
申请号: | 99258493.0 | 申请日: | 199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4064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涛;刘耀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红涛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G05F1/46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南阳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帆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师范专***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直流 稳压电源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流功率输入变换为直流功率输出技术领域,是一种电池型直流稳压电源。
一些小型家用电器,如随身听、便携式收录机等,一般都具有交、直流电源输入功能。交流电源输入,实际就是把交流电变换为符合用电器电压的的交直流电的变换器,即直流稳压电源;而现有的直流稳压电源,大都是通过电源变压器降压、整流、稳压的技术,电源变压器及整流、稳压部件,设置在一个方形的外壳内,再从外壳引出交流输入引线及直流输出引线,由于内部存在着传统的变压器铁芯,因而存在着实体笨重、形体庞大、效率低、易发热等缺点。同时引线多、插头多、携带使用不方便,容易引起接触不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外部形状同现有干电池形状尺寸相似的电池型直流稳压电源。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置一圆筒状外壳,圆筒状外壳具有与圆筒状外壳连为一体的底,也可为管状圆筒状外壳,圆筒状外壳的两端分别设置可导电的输出电极,两电极不能电连通,在圆筒状外壳内设置电源变换稳压线路组件,电源变换稳压线路组件的正负电极输出端分别与圆筒状外壳两端输出电极电连接,电源变换稳压线路组件的交流输入穿过外壳引出;圆筒状外壳的直径、长度与现有1号、2号、3号、4号、5号等干电池尺寸相近,正负输出负电极的形状也与现有干电池的形状相似,从而构成本实用新型电池型直流稳压电源。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圆筒状外壳及与干电池外部形状、尺寸结构相似的电极,由此可以像使用普通干电池一样将本实用新型直流稳压电源置于用电器的电池槽内,便于携带,使用方便,不再像普通直流稳压电源那样,除用电器外还另外携带一个电源,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
结合附图及实例进一步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例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例电源变换稳压线路组件电原理方框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例电源变换稳压线路组件电原理图。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输出正极端1、圆筒状外壳2、交流输入电源引线3、输入插头4、电源变换稳压线路组件5,电源输出负极端6;参见图2、图3,其中,降压、整流限流电路包括电阻R1、R2,电容C1、C2,二极管D1-D4,稳压二极管ZD1、ZD2;间歇振荡、功率推动电路包括电阻R3、R4、R5,电容C3、C4,电感L1,晶体管Q1;高频变压转换电路包括电感L1、L2;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包括二极管D5,电容C5,稳压二极管ZD3;电源变换稳压线路组件的直流输出正、负电极分别与圆筒状外壳2两端电源输出正、负电极端1、6电连接,并相互绝缘,电源变换稳压线路组件置于圆筒状外壳2内,交流输入电源引线3与电源变换稳压线路的交流输入端连接,并引出圆筒状外壳2外。
对于使用1.5伏倍数电源的用电器,将输出电压符合用电器电压要求的电池型直流稳压电源,置入其中一个电池槽内,其余的电池槽卡入电池状导体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红涛,未经刘红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84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缆连接器
- 下一篇:可更换锁心的锁闩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