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专用于磨刀机上的自动进给器无效
申请号: | 99258611.9 | 申请日: | 199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078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人;陈瑞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瑞生 |
主分类号: | B24B47/20 | 分类号: | B24B4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专用 磨刀 自动 进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于磨刀机上的磨头自动进给装置。
国内现有的磨刀机上的磨头进给量是通过手柄带动蜗杆及升降丝杆来实现。虽然目前这种进给装置应用较为普遍,但由于通过手动操作,其运行不稳定,进给量不准确,刀片磨削的精度不高,故难于适应一些精加工场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专用于磨刀机上的自动进给器,它使磨头进给量自动进给且准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设计一种自动进给器,它由棘轮、棘爪、连杆机构、原动件、壳体构成,其中,棘轮安装在磨刀机上所设的进给蜗杆轴上,连杆机构由摆臂连杆、摆臂构成,棘爪一端与摆臂一端铰接,另一端插入棘轮的齿槽,摆臂另一端与摆臂连杆铰接,摆臂连杆另一端与壳体铰接,原动件也与摆臂连杆铰接。当原动件带动摆臂连杆向上顶起,并传动到摆臂,使摆臂向上运动,然后通过摆臂上的棘爪顶动棘轮旋转,再通过进给蜗杆轴传动到升降丝杆实现磨头进给量的自动进给且准确。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结构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由它由棘轮(1)、棘爪(6)、连杆机构、气缸(3)、壳体(7)构成,其中,棘轮(1)安装在磨刀机上原来设有的进给蜗杆轴(2)上,连杆机构由摆臂连杆(4)、摆臂(5)构成,并设置在壳体(7)内,它们一起安装在磨头箱体侧面上。棘爪(6)一端与摆臂(5)一端铰接,另一端插入棘轮的齿槽,摆臂(5)另一端与摆臂连杆(4)一端铰接,摆臂连杆(4)另一端铰接在壳体(7),气缸(3)的活塞连杆(8)与摆臂连杆(4)铰接。在摆臂(5)顶端对应的壳体(7)上设有限位调节螺丝(9),通过调节螺丝(9)调节摆臂(5)行程大、小,实现磨头进给量的调节。同时,增设外部辅助设施:气体产生装置——气泵,气体控制装置——电磁阀,以及电气控制线路。
当磨刀机磨削刀片结束一个行程时,电气部分动作,电磁阀工作,使气缸(3)动作,气缸(3)活塞连杆(8)向上顶起摆臂连杆(4),带动摆臂(5)向上运动,摆臂(5)上的棘爪(6)顶动棘轮(1)旋转,带动进给蜗杆轴(2)旋转,传动到升降丝杆,实现磨头进给量的自动进给。当下个行程开始后,电气部分失电,电磁阀换向,带动气缸活塞连杆(8)及摆臂连杆(4)、摆臂(5)、棘爪复位,为下一次自动进给作准备。
本实用新型中的原动件也可用液压、电磁铁、机械斜碰块等结构作为驱动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作为磨刀机上的磨头进给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磨头进给量准确且可以调节;
2、磨头运行平稳;
3、可提高刀片磨削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瑞生,未经陈瑞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86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