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计算机壳体无效
申请号: | 99258858.8 | 申请日: | 199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4347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允隆;刘宇泰;陈光裕;刘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金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计算机壳体,特别是指一种上盖翻转并扣合于基座后板的计算机壳体。
一般的计算机系统壳体包括有基座、上盖及面板,用以封装诸如磁盘驱动器、光驱及计算机主机板等计算机次系统。基座包括底板、前板及后板,通常系呈长立方形框体,上盖包括一顶板及两侧板,其可与基座配合。在现有的技术中,该上盖与基座的结合方式有多种,其中之一是通过螺丝直接将上盖锁合于基座上,在上盖侧板及基座上都设有若干螺孔,然后用螺丝将上盖锁合于基座上。
但是,由于螺锁的速度慢,采用多个螺丝锁固上盖时往往耗费过多的时间,极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一旦计算机系统发生问题而需维修时,还需用工具将多个螺丝拆下,其过程较为复杂。
为解决上述问题,相关业者研发出另一种方案:在壳体的基座结构内追加旋转轴及弧形滑轨构件,使上盖以基座的旋转轴为轴转动开启,如台湾专利申请第80215987号。此种结构虽可方便掀合上盖,但由于该上盖与该壳体固设为一体,在该计算机组装之前必需向上掀起上盖,此种立式计算机在安装主机板时,必需将该壳体平置以利主机板装入,而向上掀开的上盖结构则会占据生产线上各工站相当大的空间,不利于组装作业。且该壳体另外需要配合滑轨及锁扣等组件,上盖才可转动至其定位,不仅结构复杂而且与其相配合的模冶具等也会增加计算机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便捷无需螺锁即可将上盖固定于基座上的计算器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复杂的旋转轴或滑轨相配合,即能实现上盖翻转的计算器壳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壳体,是由基座及上盖构成。该基座由底板、前板及后板组成;该上盖由上盖本体、沿该上盖本体延伸的两侧板及沿该两侧板间之任一边延伸并弯折的卡钩组成。该基座之后板上相应该卡钩设有一孔洞,该卡钩可配合该孔洞转动,在该两侧板的下端内面设有扣耳,当该上盖扣合于该基座上时,该卡钩可容置于该孔洞中,该扣耳可与该底板上所设的滑槽相配合,将该上盖锁合于该基座上。当掀开该上盖时,该卡钩可卡制于该孔洞之一边上并且实现转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不需要螺锁就可安装于计算机基座上,且不需复杂的旋转轴翻转扣件机构即可将上盖揭启且翻转后直接扣住于基座上,不仅可减化制程、提高效率以增加产品竞争力;另外,也有利于组装前的包装运输及组装时的操作。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计算机壳体上盖与基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计算机壳体上盖完全开启时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计算机壳体上盖在开启或关闭过程中位于过渡位置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计算机壳体上盖与基座完全卡扣的立体组合图。
图5是图4之部分放大图。
图6是图2中上盖与后板部分剖面图。
图7是图3中上盖与后板部分剖面图。
图8是图4中上盖与后板部分剖面图。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计算机壳体的立体分解图。该计算机壳体99是由一基座60及一上盖10构成。
其中该上盖10包括上盖本体20、由该上盖本体20之两相对侧边向下延伸的两侧板30以及由该两侧板30间之任一边向下延伸并弯折的略呈“”状的卡钩40,该卡钩40可与该基座60的后板90相对应该卡钩40所设之孔洞91相扣合,以使该上盖10可卡钩于该基座60上并可绕该基座60翻转。在该两侧板30的下端内面设有若干个开口向下、略呈倒“L”状的扣耳31,该扣耳31可与该底板70上所设的滑槽73相配合以将该上盖锁合于该基座60上。
该基座60是由底板70、前板80及后板90构成。于该基座60的后板90相应于该卡钩40处设一长方形孔洞91,该孔洞91可供该卡钩40插入。于该基座60上对应前述两侧板30的扣耳31凸伸出一肘边71,该肘边71上开设有等量对应前述扣耳31的L形滑槽73,该滑槽73设有一开口74,该开口74之底部水平延伸形成一狭缝75。该开口74之宽度大于该扣耳31之宽度以使该扣耳31可容置于其中,该狭缝75之高度略大于该扣耳31之材料厚度以使该扣耳31可在该狭缝75中滑动并卡制于该狭缝75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金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金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88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