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茂金属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9800037.X | 申请日: | 199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255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07 |
发明(设计)人: | L·雷斯科尼;D·巴尔波尼;G·普里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蒙特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17/00 | 分类号: | C07F17/00;//C08F4/64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元金,钟守期 |
地址: | 荷兰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简单、方便和实用的制备茂金属化合物的新方法;更准确地说,涉及一种直接合成茂金属的方法,其中,过渡金属原子有至少一个σ配位体,所述配位体选自线性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C20烷基、C3~C20环烷基、C6~C20芳基、C7~C20烷芳基和C7~C20芳烷基,任选含有Si或Ge原子。这些茂金属诸如在烯烃聚合、低聚合和氢化反应中用作催化剂组分,其与铝氧烷和/或能够形成烷基茂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结合使用。
背景技术
在本领域中众所周知以茂金属和烷基铝化合物或铝氧烷(alumoxane)相结合为基础的均相催化系统,该催化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烯烃聚合反应中。例如:欧洲专利申请EP 0 129 368公开了含有单、二和三环戊二烯基与过渡金属元素的配位络合物和铝氧烷的催化剂;更准确地说,所述配位络合物是下述通式茂金属化合物;
(C5R1m)p R″s(C5R′m)MQ3-p式中:(C5R′m)是任选取代环戊二烯基,其中R1可为氢,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链烯基、芳基、烷芳基或芳烷基;或者在同一环戊二烯基上的两个或四个取代基R′能够形成一个或两个含有4~6个碳原子的环;R″是桥连两个环戊二烯基的二价自由基;M是属于元素周期表4、5或6族的过渡金属元素;p是0,1或2;s是0或1;m是0~5;以及σ配位体Q为彼此相同或不同的,可以是卤原子、烷基、环烷基、链烯基、芳基、烷芳基或芳烷基。
在本领域已知的茂金属中,中心金属原子的σ配位体通常是卤素,优选氯;还已经开发出茂金属二烷基化合物,特别是二甲基化合物,它们被广泛用作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其与适宜的助催化剂结合使用,例如铝氧烷和硼酸盐,如[Ph3C]+[B(C6F5)4]-或[HN(n-Bu)3]+[B(C6F5)4]-。当中心金属原子的σ配位体是烷基或芳基时,通常按照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得上述茂金属:
1)制备茂金属二卤化物,通常为茂金属二氯化物,所使用的方法包括:使适当的配位体与MX4反应,其中X是卤素(通常为TiCl4或ZrCl4);
2)使步骤(1)制得的茂金属二卤化物转化成相应的二烷基或二芳基配合物,所使用的方法包括:借助于诸如烷基锂、二烷基镁的烷基化剂或相应的格里雅试剂,用所要求的烷基或芳基取代连接到金属原子的卤素。
不过,上述茂金属不能采用现有方法方便地合成;事实上,现有技术方法总包括合成茂金属二卤化物,随后再将其转化成目标产物,这样致使总收率不满意,并且需要至少两个工序。
E.Samuel等[有机金属化学杂志(J.Organomet.Chem.),113(4):331~339,1976]叙述了双芴基锆二甲基的制备,包括:在THF中于-78℃下用锂芴基(由芴基与MeLi反应制得)处理ZrCl4,随后用MeLi处理这样制得的双芴基锆二氯化物。该法的缺点是制得的终粗产品总收率低,以及需要二步反应。
即使在桥连茂金属的情况下,所得的反应收率也低。例如:F.Wild等(有机金属化学杂志,288:63~67,1985)叙述了具有亚乙基桥连配位体的手性柄型二茂锆衍生物的合成;特别是,报告了采用双(1-茚基)乙烷的二锂盐与ZrCl4反应制备亚乙基双(1-茚基)锆二氯化物,收率约35%。I.M.Lee等[有机金属化合物(Organometallics),11:2115~2122,1992]得到了更好的结果,其制备的亚乙基双(1-茚基)锆二氯化物的收率为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蒙特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蒙特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8000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