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燃性粘合剂和用其制造的阻燃性粘合薄膜及扁形电缆有效
申请号: | 99800777.3 | 申请日: | 1999-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272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01 |
发明(设计)人: | 上野祥史;熊仓正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167/00 | 分类号: | C09J167/00;C09J7/02;H01B3/00;H01B7/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邰红,杨丽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粘合剂 制造 粘合 薄膜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非卤系阻燃剂的、具有优良绝缘性的阻燃性粘合剂,以及用它制造的阻燃性粘合薄膜和扁形电缆。
背景技术
以在基材薄膜上形成粘合剂层的2张粘合薄膜包覆多根线状导体结构的扁形电缆是已知的。这类扁形电缆,近年来广泛用于高密度封装的AV设备和计算机的配线中。
可是,对于扁形电缆,从其电用途和防灾的观点考虑,希望导体以外的构成材料(即由基材薄膜和粘合剂层构成的粘合薄膜)显示良好的绝缘性和阻燃性。
为此,向要用于扁形电缆的粘合薄膜的粘合剂层中,添加历来的卤系阻燃剂(例如,十溴二苯醚和六溴二苯醚等)和作为阻燃助剂的二氧化硅、粘土、锑化合物等无机填料等。但是,最近由于对地球环境保护的关注,作为粘合剂层中添加的阻燃剂,已使用非卤系阻燃剂代替卤系阻燃剂。例如,特开平6-338225号公报披露,将红磷、磷酸酯、氢氧化镁等非卤系阻燃剂添加到扁形电缆用粘合带的聚酯阻燃层中。又如特开平9-221642号公报介绍,用磷系阻燃剂使构成扁形电缆用粘合性薄膜的热塑性聚酯类树脂基材或其上形成的粘合剂层进行阻燃化。
可是,作为关系到人身安全的各种制品(例如汽车的保险气袋或医疗器械)的配线使用之扁形电缆的场合,为稳定地确保安全性,则要求非常高的绝缘性(具体地说,至少是1010Ω)。
但是,上述公报公开的粘合带或粘合薄膜的场合,由于使用的非卤系阻燃剂自身显示吸湿性或离子性,存在着不能充分提高粘合带或粘合薄膜的电阻的问题。另外,上述非卤系阻燃剂与以往的卤系阻燃剂相比实际的阻燃性是不充分的,所以为了实现所希望的绝缘性必须提高非卤系阻燃剂在粘合剂层中的含量,由此使粘合剂层的粘合力下降,在扁形电缆制作时粘合剂层和导体相互容易剥离,另外,还存在粘合剂层的凝集力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往的技术上的课题,其目的在于,使用非卤系阻燃剂,以使适合制备扁形电缆的阻燃性粘合剂或阻燃性粘合薄膜在保持了良好绝缘性和粘合性的同时,还能够实现与卤系阻燃剂相匹敌的阻燃性。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使用吸湿性比较低的聚酯树脂作为阻燃性粘合剂用的基质树脂,使用三聚氰胺等含氮有机阻燃剂作为阻燃剂,并且还并用硼化合物作为阻燃助剂就可以达到上述目的,并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阻燃性粘合剂,其特征在于,该阻燃剂含有以下成分(A)、(B)和(C):
(A)聚酯类树脂;
(B)含氮有机阻燃剂;和
(C)硼化合物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阻燃性粘合薄膜,其特征是,由该阻燃性粘合剂构成的阻燃性粘合层设置在绝缘性基材薄膜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扁形电缆,其特征在于,用该阻燃性粘合薄膜包覆电导体。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案
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阻燃性粘合剂含有以下的成分(A)、(B)和(C):
(A)聚酯类树脂;
(B)含氮有机阻燃剂;以及
(C)硼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阻燃性粘合剂中,成分(A)的聚酯类树脂既是粘合成分又是成膜成分。选择聚酯类树脂的理由是,作为粘合成分与一般使用的聚酰胺树脂等相比其吸湿性比较低,而且薄膜强度在实用上没有问题,从而具有优良的绝缘性。
作为这样的聚酯类树脂,可以举出由酸成分(例如,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二苯基二羧酸、己二酸、癸二酸、分子中有磷酸基的多元羧酸、戊二酸、偏苯三酸、磺基间苯二甲酸钠等)与二醇成分(例如,乙二醇、1,4-丁二醇、1,4-二环己烷二甲醇、1,4-二羟甲基环己烷、二乙二醇、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三羟甲基丙醇等)形成的聚酯类树脂。其中,分子中含磷酸基的含三价磷的聚酯类树脂(特开平8-60108号公报)从高阻燃性观点考虑是优选的。
在大量含有下述的成分(B)的含氮有机阻燃剂和成分(C)的硼化合物的场合,从确保充分的成膜性观点考虑,成分(A)的聚酯类树脂的平均分子量优选为3,000~100,000范围,更优选为10,000~50,000。
另外,成分(A)的聚酯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点,为了在用于制作扁形电缆的场合作为阻燃性粘合剂能够与线状导体良好地进行热粘合,优选0~100℃,更优选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化学株式会社,未经索尼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8007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最佳同步前置结构
- 下一篇:信道估算及基于信道估算的补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