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X射线显象管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9801216.5 | 申请日: | 1999-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274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2 |
发明(设计)人: | 野地隆司;高桥淳一;村越雄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31/50 | 分类号: | H01J31/50;H01J9/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线 显象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X射线显象管,所述显象管包括:透射入射X射线的金属制入射窗,与所述入射窗周边部作真空气密接合的金属制管架,与所述管架一端部作气密接合的真空管壳,直接,或先附着形成于其它基板上之后,再邻近设置于所述真空管壳的上述入射窗里面侧的、将前述入射X射线变换为电子的入射屏,用于使自上述入射屏发出的电子通过的电子通过用电极,以及接受经上述电子通过用电极的电子、获得光学或电气输出信号的出射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射窗周边部和所述管架藉由超声波焊接作真空气密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显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通过用电极为可倍增电子数的微通道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显象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入射窗周边部和管架之间夹设有其硬度较上述入射窗周边部材料或管架材料这二者中硬度较大的一种材料低的薄板或箔,然后,进行超声波焊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显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窗周边部由纯铝或铝合金组成,所述管架由铁或铁合金、或镀镍的铁或铁合金组成,夹设于所述入射窗周边部和管架之间的薄板或箔的材料为纯铝或铝合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显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窗周边部由纯铝或铝合金组成,所述管架由铁或铁合金,或镀镍的铁或铁合金组成,夹设于所述入射窗周边部和管架之间的薄板或箔的材料为纯铝。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显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焊接系将点状焊接点作部分相互重合,且,连续形成于入射窗周边部的整个周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显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窗周边部由纯铝或铝合金组成,在所述入射窗与上述管架的接合部的背侧表面上,成一体地接合、附着有由铜或铜合金组成的薄板或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显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窗为其与大气接触的一侧为铝合金,而其里面侧为由纯铝组成的复合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显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窗为其与大气接触的一侧为铝合金,而其里面侧为由纯铝组成的复合板,所述由复合板组成的入射窗周边部里面侧的纯铝层兼用作夹设于所述入射窗周边部和管架之间的薄板或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显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窗为其与大气接触的一侧为铝合金,而其里面侧为由纯铝组成的复合板,所述复合板的厚度在0.3-3.0mm的范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显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窗为其与大气接触的一侧为铝合金,而其里面侧为由纯铝组成的复合板,构成所述复合板的铝合金材料厚度与纯铝材料厚度的厚度之比在1∶2-80∶1的范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显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窗由不锈钢形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显象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真空管壳自上述入射窗隔开的余下部分处再设置有金属制的密封用凸缘,在与上述入射窗周边部作超声波焊接的上述金属制管架和上述金属制密封用凸缘之间夹设铟,然后进行气密接合。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X射线显象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金属制管架及上述金属制密封用凸缘的至少与上述铟接触的面上被覆有镍层。
15.一种X射线显象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象管包括:透射入射X射线的金属制入射窗,与所述入射窗周边部作真空气密接合的金属制管架,与所述管架一端部作气密接合的真空管壳,直接,或先附着形成于其它基板上之后,再邻近设置于所述真空管壳的上述入射窗里面侧的、将前述入射X射线变换为电子的入射屏,用于使自上述入射屏发出的电子通过的电子通过用电极,以及接受经上述电子通过用电极的电子、获得光学或电气输出信号的出射屏;其特征在于:
藉由超声波焊接对所述入射窗周边部和所述管架进行真空气密焊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X射线显象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入射窗的材料使用纯铝、铝合金、或不锈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株式会社,未经东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80121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