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移动磁铁的电-声转换器及其转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9801629.2 | 申请日: | 199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277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沃;刘玉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0 | 分类号: | H04R11/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方挺,余朦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移动 磁铁 转换器 及其 转换 方法 | ||
1.一种电-声转换器,包括:
至少一个固定线圈,用于在从外部接收到电驱动信号时产生交变磁场;
框架,其具有凹槽结构,用于在中央部分容纳和支撑所述线圈;
至少一个可动型永久磁铁,设置在所述线圈的上部,并与所述线圈间隔有所需距离,从而可垂直运动,以产生非交变磁场,和
振动膜片,其外周部分由所述框架的上端支撑,所述振动膜片在中央部分支撑所述永久磁铁,
其特征在于,根据由线圈响应所述驱动信号而产生的交变磁场和由所述永久磁铁产生的非交变磁场的相互作用,使所述振动膜片垂直振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线圈的数目是一个,所述至少一个可动型永久磁铁的数目是一个,而所述永久磁铁在中央部分形成有固定线圈可进退的贯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膜片由非磁性材料构成,并包括固定在所述框架上的环形边缘,和其外周部分与所述边缘接合、并且其下部与所述永久磁铁接合的主体构成,上述接合方式使得所述永久磁铁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中央;和
所述永久磁铁和主体被粘接在一起以彼此形成为一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转换器,还包括:
在所述永久磁铁的外周部分上的使磁通聚集的磁通聚集装置,在处于初期状态时,所述磁通聚集装置限定一空气隙,在该空气隙中设置了所述固定线圈的上端部分,所述磁通聚集在所述空气隙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通聚集装置包括:
在所述永久磁铁和振动膜片之间配置的倒U字型圆筒状磁轭,所述磁轭在其外周部分具有环状边缘;和
在所述永久磁铁的下部表面上固定的圆盘状板,所述圆盘状板的外周部分和所述磁轭的边缘部分限定了所述空气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转换器,还包括:
埋入所述框架底部的印刷电路板,其上印刷有第一和第二电极图形,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图形与从固定线圈延长的第一和第二线圈线分别连接;
施加有所述驱动信号的第一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的一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电极图形的相关的一个上,而另一端则从所述印刷电路板向下延伸,并具有弹性;
卡箍式接合装置,从所述电极内侧的所述框架底部向下延伸,所述快动接合装置与在安装在所述转换器所连接设备中的主印刷电路板上形成的接合孔以卡接方式接合,所述主印刷电路板产生所述驱动信号,并具有一对同心的环型电极焊盘,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接合孔的不同径向位置上,所述环型电极焊盘的所述径向位置对应于所述电极的所述径向位置。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印刷电路板的所述接合孔与所述电-声转换器的卡箍式接合装置接合时,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与所述电极焊盘自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声转换器,所述卡箍式接合装置包括:
带有至少两个垂直方向缝隙的圆筒部分;和
从所述圆筒部分的前端部沿径向向外侧突出的环状突起;
从所述圆筒部分向内侧形成的支撑肋;和
多个制动器,在所述框架的外侧部分向下伸出,用于在所述卡箍式接合装置与主印刷电路板的所述接合孔接合时,防止所述电极损伤。
8.一种电-声转换器,包括:
至少一个固定线圈,用于从外部接收电驱动信号;
框架,其具有凹槽结构,用于在中心接收和支撑所述固定线圈;
至少一个运动的永久磁铁,设置在所述线圈的上部,并与所述固定线圈间隔所需的垂直距离,以能够垂直移动;和
环形边缘,其固定在所述框架的上端部,其内周部分支撑所述永久磁铁,
其特征在于,根据由线圈响应所述驱动信号而产生的交变磁场和由所述永久磁铁产生的非交变磁场的相互作用,使永久磁铁和振动膜片垂直振动,产生与驱动信号对应的声音。
9.一种电-声转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外部对固定设置于框架上的固定线圈施加电驱动信号,从而产生根据驱动信号变化的交变磁场,和
使可产生所需大小的非交变磁场并支撑振动膜片的可动型永久磁铁垂直振动,使其可由所述振动膜片垂直运动,从而产生声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技术公司,未经微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8016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