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凝聚浓缩装置和凝聚浓缩法无效
申请号: | 99802355.8 | 申请日: | 199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289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8 |
发明(设计)人: | 福永和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永和二 |
主分类号: | B01D21/00 | 分类号: | B01D21/00;C02F1/5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晓虹 |
地址: | 日本冈山***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聚 浓缩 装置 | ||
1.一种凝聚浓缩装置,使含有不同电位微粒的液体分别在多重管的内管和外管流下,并在下游使内管和外管中的液体接触,使微粒结成块体,其特征在于,将多重管的内管和外管做成螺旋状混合管,在外管内下游方向形成内管的开口部,并设有使从内管和外管个别供给的不同电位液体接触、使固体成分结成块体的螺旋凝聚管。
2.一种凝聚浓缩装置,由供给含微粒的被处理液的供液部和设置在该供液部下方的固液分离部组成,且所述供液部由对被处理液进行分配的分配室和分散液室组成,其特征在于,将使来自所述分散液室的液体流下的螺旋混合管与供给来自分配室的被处理液的增量管在下游的合流部会合,在螺旋混合管内部设有在下游方向具有开口部的螺旋注入管,使个别地供给螺旋混合管和螺旋注入管的不同电位的2种液体在所述开口部接触后成为含块体液,再在增量管下游的合流部将该含块体液与被处理液混合后成为大块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凝聚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内部设有注入管端末开口部的混合管端末的、与增量管流下液体间的合流部附近设置碰撞混合部。
4.一种由固液分离部和其上部的分配室及分散液室组成的凝聚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使来自所述分散液室的液体流下的螺旋混合管设置在来自分配室的螺旋增量管内,并在螺旋混合管的内部设置在下游方向具有开口部的螺旋注入管,用螺旋增量管和螺旋混合管及螺旋注入管构成三重管,使个别地供给螺旋混合管和螺旋注入管的不同电位的2种液体在所述开口部接触,成为含块体液,再将该含块体液在增量管下游的合流部与被处理液混合后形成大块体。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凝聚浓缩装置,在混合管的内部或增量管的内部设置对注入管或混合管作多重支承用的托架,该托架具有以规定间隔接触支承于管内壁的多个叶片部,并使该叶片部的上游侧或下游侧呈尖顶状,以减小流动阻力。
6.一种凝聚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固液分离部的上部设置分配室和分散液室,将使来自所述分散液室的液体流下的螺旋混合管在下游与来自分配室的增量管会合,在螺旋混合管的内部设置在下游方向开口的螺旋注入管,在固液分离部设置下部封闭的块体形成槽,在该块体形成槽的内部配置所述增量管的端末,在所述块体形成槽的外部或内部设置螺旋下降管,并使其端末向固液分离部开口。
7.一种凝聚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固液分离部的上部设置分配室和分散液室,将分别使来自所述分散液室的液体流下的多个螺旋混合管在下游与来自分配室的多个增量管会合,或将多个螺旋混合管设在多个增量管内形成多重管,在各个螺旋混合管的内部设置在下游方向开口的螺旋注入管,在设于固液分离部且下部封闭的块体形成槽的内部配置所述多个增量管的端末,并从所述块体形成槽配置下降管。
8.一种凝聚浓缩法,其特征在于,用由各形成螺旋状的外管和内管组成的混合管分别使不同电位的分散液和注入液流下,在下游使它们接触而成为含块体液,并将该含块体液与含微粒的被处理液混合后形成大块体,进行固液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永和二,未经福永和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80235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机械定位与定位解除装置的电焊钳
- 下一篇:磁光记录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