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位于顶部的驱动电机的电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99803364.2 | 申请日: | 199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313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发明(设计)人: | F·里科;J·M·菲拉赖;P·雷比拉德;A·赛维尔;L·阿蒂丰;B·圣皮雷;R·N·法戈;F·W·亚当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蒂斯电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9/02 | 分类号: | B66B9/02;B66B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民军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位于 顶部 驱动 电机 电梯 系统 | ||
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系统,特别是涉及这样一种电梯系统,即其驱动电机被设置在井道内位于电梯轿厢与井道顶板之间的一个顶部水平位置上。
发明背景
对于电梯而言,明显的花费包括机房的建造。这种费用包括建造机房的费用、支承该机房及电梯设备的重量所需构件的费用、以及遮挡了邻近物进行采光的费用(例如,在日本和其它地方的《日照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机房的电梯系统,它避免了现有电梯系统所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采用扁平绳索或皮带,以减小处于井道顶部的传统驱动电机或扁平驱动电机的尺寸,由此而减小整个尺寸,并减少井道构建费用。
发明概述
一种电梯系统,包括:一个由周围结构限定的井道,一个电梯轿厢,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井道内的配重。该井道在井道的竖直延伸方向上限定了一个当电梯轿厢处于其最高操作位置上时位于井道顶板与电梯轿厢的顶部之间沿着井道形成的顶部空间。至少一个驱动电机被置于该顶部空间内,该驱动电机通过至少一根扁平绳索或皮带驱动联接和悬挂电梯轿厢。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避免了建造机房,从而显著降低了电梯安装和构建的费用。
本发明的第二个优点是,采用扁平绳索或皮带,减小了传统的或扁平的驱动电机的尺寸,从而在井道的顶部减小了需要容纳驱动电机的空间。
本发明的第三个优点是,在顶部空间内提供了多个可替换的驱动电机位置。
参照说明书和附图,其它优点将更明显地体现出来。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具有位于井道的顶部空间内的驱动电机的电梯系统的示意性局部前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电梯系统的示意性的局部后透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采用了同步驱动电机的电梯系统的示意性的局部后透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具有2∶1绳索布局的电梯系统的示意性的局部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下悬式电梯系统的示意性局部透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的下悬式电梯系统的示意性局部透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的下悬式电梯系统的绳索布局的示意性局部视图。
图8是图7所示电梯系统的示意性局部透视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的下悬式电梯系统的示意性局部透视图。
图10是一个牵引滑轮与多条扁平绳索的截面侧视图,每条绳索中具有多根芯线。
图11是扁平绳索之一的截面视图。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和图2,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一般用标号10来指示电梯系统。该电梯系统10包括一个由建筑物的周围结构限定的井道12。一个电梯轿厢14位于井道12内,用于沿着井道进行上下运动。第一和第二支承柱16和18沿着与电梯轿厢的运行相关的井道12的竖直延伸方向延伸,并分别设置在与电梯轿厢14的两个对置的侧壁20、22相邻的位置上。第一和第二支承柱16和18中的每一根支承柱形成了一个中空的内部空间或凹槽,用以容纳相关的配重24(图中仅示出了一个),使配重24沿着相关联的支承柱进行竖直移动。如图1和图2所示,悬臂26、26从第一支承柱16和第二支承柱18向前伸出,以安装到井道12的前侧壁28上。
支承件30安装和在第一支承柱16和第二支承柱18之间水平延伸,并且在井道12的顶部空间32内;所述的井道12的顶部空间32是当电梯轿厢14处于其最高操作位置上时,在井道的天花板34与电梯轿厢的顶部或天花板36之间形成的、位于井道内的一个由井道的竖直长度或延伸“V”所界定的一个空间。在顶部空间32内,驱动电机38安装在支承件30上,并且如图1所示,该驱动电机38基本位于电梯轿厢14的顶板36的上方。第一驱动滑轮40传动联接到驱动电机38上,并位于第一支承柱16的上方。第二驱动滑轮42通过一根长的驱动轴44而传动联接到驱动电机38上,第二驱动滑轮42位于第二支承柱18的上方。第一扁平柔性绳索或皮带46具有联接到配重24的顶部上的第一端48和联接到电梯轿厢14的侧壁20上的第二端50(见图1),所述配重24位于第一支承柱16内。扁平绳索46从其第一端48向上延伸、绕着第一驱动滑轮40弯转180°、然后向下延伸而在其第二端50处终止于电梯轿厢14的下侧52上。第二扁平绳索54同样地配置于第二个驱动滑轮42上以将位于第二支承柱18内的配重24与电梯轿厢14联接起来,由此而形成双绳索布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蒂斯电梯公司,未经奥蒂斯电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8033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