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投影屏无效
申请号: | 99807266.4 | 申请日: | 199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305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25 |
发明(设计)人: | 周鑫鑫;P·A·托马斯;C·M·布伦那;J·C·常;R·S·莫什里芙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62 | 分类号: | G03B21/62;G03B21/6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湘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透射屏,特别是涉及背投影系统的透射屏。
背景技术
背投影屏通常设计用来将投影到屏背后的图像透射到观看空间。投影系统的观看空间可以相对地大(例如背投影电视)或相对地小(例如背投影数据监视器)。背投影屏的性能可用屏的各种特性加以描述。用来描述屏的性能的典型的屏特性包括增益、视角、分辨率、对比度、不希望的赝像色斑和斑点的存在,等等。一般希望背投影屏具有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和大增益。还希望屏在整个大观看空间中传播光。不幸的是,如下面将详述,当一个屏特性得到改善时,常降低一个或多个其他的屏特性。例如,为了采用相同的总体结构来增大屏增益,就必须减小屏的借以方便观看的视角。结果,为了生产在特定的背投影显示应用中其具有总体可接受的屏,在屏特性和性能方面要作出某些折衷。
要求高分辨率的背投影显示应用变得更为突出。例如,高清晰度和数字电视格式有较高的分辨率要求。结果是用于这种背投影电视必须能分辨较高分辨率图像。背投影台式数据监示器也有高分辨率要求。当典型的背投影屏被改进支适应高分辨率时,上述的折衷就倾向于降低屏的性能特性。因而对屏的要求依然是具有改时的总体性能,同时对采用屏的背投影显示应用中要满足最低的性能标准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般涉及背投影屏部件。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屏部件包括扩散器和偏振器。扩散器具有分散在结合剂中的粒子。粒子和结合剂不同的折射率,如此选择使得扩散器将初始偏振态的光传播到一个锥角而大体上保持光的初始偏振态。扩散器还对一部分扩散器内横向散射的光进行消偏振。设置偏振器以接收透过扩散器的光。偏振器传播初始偏振态的光而吸收一部分具有不同偏振戊的横向散射光。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扩散器和偏振器以如此方式组合在屏部件中,从扩散器出射的经扩散后的光的调制深度小于透通偏振器后的经扩散后的光的调制深度。在这种实施例中,整个屏部件的分辨率可做得较高同时还改善屏部件的其他性能。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含有扩散器和偏振器的屏部件被做成具有总体高性能屏特性。这样的屏其增益至少约0.5,稍有或没有闪烁,视角至少约50度,调制深度至少约0.80。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屏部件包括:具有分散在结合剂中的粒子的扩散器;叠到扩散器上的偏振器;在屏部件观看一侧叠在振器上的玻璃板;以及玻璃板外面的防反射涂层。屏部件具有视角至少约65度,峰值增益至少约0.65,调制深度至少约0.90。屏部件还具有至多只还过是稍微能看得出的闪烁。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个经改进的投影系统。该系统包括一投影器,用于产生经过偏振的由像素组成的图像。设置一体积扩散元件接收所投影图像并扩散到预定的视角。所述扩散元件对相应的投影的图像像素的光,当该光在相应的投影像素的位置上透过扩散器时,保持其偏振态的程序大于对由扩散器横向散射从而在相应的不同像素位置上出射扩散器的相应的投影像素的光保持其偏振态的程度。该系统在光路上还置有吸收偏振器于扩散器之后。偏振器如此取向使在相应的投影像素位置上透过扩散器的相应的投影像素的光通过。
上述的本发明的概要并不打算用来描述本发明的每个所说明的实施例或每一种实施。附图与下面的详细说明更具体地例示这些实施例。
附图简述
通过结合附图的下述的本发明的详细描述能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这些附图是: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投影屏部件的说明图;
图2A-2B说明表征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屏部件分辨率的机理;
图3A-3F为说明各种屏特征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图4A-4B为说明不同屏结构的屏特性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图5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背投影屏部件;
图6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背投影屏部件;
图7说明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背投影屏部件;
图8说明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背投影屏部件;
图9说明本发明的再另一个实施例的背投影屏部件。
实施发明的较佳方式
本发明一般适用于一些不同的屏部件,特别适用于背投影系统中所用的屏部件。虽然下面提供这种屏部件的特定例子以方便对本发明各个方面的说明,但不打算把本发明局限于这些特定例子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8072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