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载荷优化带钢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9810700.X | 申请日: | 199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316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0 |
发明(设计)人: | 威廉·施米茨;迪特尔·森克;乌尔里希·阿尔布雷希特-弗吕;赖纳·科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蒂森克鲁伯钢铁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4 | 分类号: | B22D11/04;B22D1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鹏 |
地址: | 德国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载荷 优化 带钢 方法 | ||
1.用于生产在其纵向具有不断变化的厚度的载荷优化的带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钢通过在两个被冷却的且带有一个可变化的通过间隙的轧辊之间浇注而成,其中与经过的浇注出的带材的运行路径有关地使作用在浇注在两轧辊之间形成的楔形部中的钢水熔液上的轧辊的冷却从而还有带钢的厚度这样地变化,即,使得带钢具有一个纵向的10%-40%的厚度变化。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轧辊和钢水熔液的接触时间来影响轧辊的冷却。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轧辊的转速和/或通过钢水液面水平来调节所述的接触时间。
4.按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轧辊和钢水熔液之间的热流来影响所述的冷却。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轧辊的表面结构和/或惰性气氛和/或铸造油来影响所述的热流。
6.按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轧辊施加有恒定的支承力。
7.按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铸出的带钢由铸造热进行热轧。
8.按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浇铸出的带钢直接地或者在热轧和/或再结晶退火之后进行冷轧。
9.按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必要时在先前的再结晶退火之后以恒定的变形率来进行所述的热和/或冷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蒂森克鲁伯钢铁股份公司,未经蒂森克鲁伯钢铁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81070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